酴醿芍药待判断

出自:宋代·曾几《春晴》

拼音:[tú][mí][sháo][yào][dài,dāi][pàn][du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青春挽留渠不住,白发抛去吾安能。
东风送汝一杯酒,从此闭户真同僧。
酴醿芍药待判断,腰鼓横笛当施行。
奈何但效鹁鸠辈,竟日讨论阴与晴。

查看原文

注释

【酴醿】1.亦作"酴釄"﹑"酴醾"。酒名。 2.亦作"酴?"﹑"酴醾"﹑"醾"。花名。本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判断】1.断定:判断准确|正确的判断。 2.判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3.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如:“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符合客观实际,判断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检验判断真假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判断由概念组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的结果。判断总是表现为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表示判断。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示,同一个句子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判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酴】

酴【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同都切,音徒。《說文》酒母也。

《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廣韻》酒名。《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註》酴淸,酴釄酒。《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醿】

醿【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7画

《集韻》同醾。

【芍】

芍【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市若切《韻會》《正韻》職略切,音勺。《詩·鄭風》贈之以芍藥。《古今註》芍藥一名可離,故將離而後贈之。《本草釋名》芍藥,猶綽約也,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爲名。

《正韻》如灼切,音若。義同。

《唐韻》《集韻》《韻會》胡了切,音皛。《爾雅·釋草》芍,鳧茈。《註》生下田,苗似龍鬚而細,根似指頭,黑色,可食。

《唐韻》《正韻》七雀切《韻會》七約切,音鵲。《後漢·王景傳》廬江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註》陂,在今壽州安豐縣東。

《廣韻》都歷切《正韻》丁歷切,音的。蓮中子也。通的。

【药】

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以灼切《韻會》弋約切,音躍。《說文》治病草。《史記·三皇本紀》神農氏甞百草,始有醫藥。《急就篇註》草木、金石、鳥獸、蟲魚之類,堪愈疾者,總名爲藥。

《本草》芍藥。詳芍字註。

療也。《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莊子·天地篇》有虞氏之藥瘍也。

姓。《通志·氏族略》藥氏,望出河内,後漢南陽太守藥崧,晉有牙門藥冲。

《韻會》式灼切,音鑠。灼藥,熱貌。《丘遲·思賢賦》心灼藥如傷。

旅灼切,音略。《張衡·南都賦》歸鴈鳴鵽,黃稻鱻魚,以爲勺藥。《註》勺藥,五味之和。藥音略。《西溪叢語》言勺藥者,乃以魚肉等物爲醢食也。《韓退之·郾城聯句詩》五鼎調勺藥。

,難祈却老藥。上藥旅酌切,下藥以灼切,二藥不同音。

《唐韻古音》醫藥之藥去聲,音効。

《字彙補》與籞苑之籞同。李正己曰:園亭中藥闌,闌卽藥,藥卽闌,猶言圍援,非花藥之闌。《漢書·宣帝紀》:池藥未幸者,假與貧民。凡《漢書》闌入宮禁,闌字多从艸,則藥闌字義尤分明也。

【待】

待【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

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

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

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

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

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爲期。《朱註》待,徒奇反。

【判】

判【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說文》分也。从刀,半聲。《玉篇》分散也。

《增韻》半也。《周禮·地官·媒氏》掌萬民之判。《註》判,半也。得耦爲合,主合其半。

《周禮·秋官·朝士》凡有責者,有判書以治則聽。《註》判,分半而合者,故書判爲辨。

《前漢·翟方進傳》天地判合。《註》師古曰:判之言片也。

斷也。《唐書·選舉志》試身言書判。

《韻會》宰相出典州曰判。

通作牉。《字林》牉合其半,以成夫婦。《儀禮·喪服禮》夫妻牉合。

通作泮。《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