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忝五年长

出自:宋代·方回《访吴式贤归赋诗复以未用韵成篇如前数》

拼音:[móu,miù,miào,mù,liáo][tiǎn][wǔ][nián][cháng,zhǎ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秋仲已数晨,残暑饕余威。
两旬赫斯旱,岁事将告饥。
五谷既不熟,百卉亦具腓。
白露辍救田,巫祝绝祷祈。
湍漭原野间,行行策征騑。
所至问父老,最苦螟与蜚。
官府发令宽,疲甿犹庶几。
奈何迫赋役,有弦终无韦。
初筮或金紫,不复先绿绯。
牛羊为求刍,今乃如猎围。
戚吁良易察,厥病不在厞。
适我故友家,美奂思如翚。
谓言绿林蜚,秉畀灰炎煇。
别墅今尚佳,细故未足欷。
明窗可教子,辛苦出萤帏。
地出禁酒界,煮鱼刲豪豨。
饤果灿枣,芼羹芬藿薇。
老衰感嘉意,满斟余十挥。
缪忝五年长,一命先登畿。
三益夙好在,万事危途非。
此来听所谈,字字侔珠玑。
终当簉凤沼,否亦齿虎闱。
民瘼熟览采,一一笺斧扆。
何乃怀其宝,不受良工睎。
昔更四稔,泮水撷藻芹。
晚节岂倦游,故托左臂痱。

查看原文

注释

【年长】1.年龄大。 2.年龄增长。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缪】

繆【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正韻》莫彪切,音䋷。《說文》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詩·豳風》綢繆牖戶。《傳》綢繆,言纏綿也。《莊子·則陽篇》聖人達綢繆。《音義》綢繆,猶纏綿。

云:深奧也。

《廣韻》莫浮切,音謀。《集韻》力求切,音劉。義同。

《集韻》居虬切《韻會》居尤切,音樛。《禮·檀弓》衣衰而繆絰。《註》繆,當爲不樛垂也之樛。《疏》繆絰,謂絞麻爲絰。《前漢·孝成趙皇后傳》卽自繆死。《註》師古曰:繆,絞也。

《集韻》《韻會》眉救切,音謬。《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註》紕繆,猶錯也。《釋文》繆,本作謬。

《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註》繆,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爲恭敬。《註》繆,詐也。

《于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註》繆,違也。

姓。《史記·申公傳》蘭陵繆生。《註》索隱曰:繆氏,出蘭陵。《正字通》今姓繆讀若妙,變音,非本音也。

《集韻》朗鳥切,音了。繚或作繆。《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註》繆繞,相纏結也。

《廣韻》《集韻》《韻會》莫六切,音穆。與穆同。《禮·大傳》序以昭繆。《註》繆,讀如穆。《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釋文》繆,左氏作穆。《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卜。《註》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集韻》憐蕭切,音聊。繆繆,絲貌。

《集韻》力弔切,音嫽。蟉或作繆。蜩蟉,龍首動貌。

【忝】

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餂。《說文》辱也。《書·堯典》否德忝帝位。《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念切,音舚。義同。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