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自可洗愁颜

出自:宋代·黄庭坚《代二螫解嘲》

拼音:[gé,há][lì][zì][kě,kè][xǐ,xiǎn][chóu][yán]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仙儒昔日卷龟壳,蛤蜊自可洗愁颜
不比二螫风味好,那堪把酒对西山。

查看原文

注释

【蛤蜊】1.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 2.文蛤的通称。
【自可】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2.犹自许。
【愁颜】犹愁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蛤】

蛤【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古沓切《韻會》葛合切,音鴿。《玉篇》蚌蛤也。《禮·月令》雀入大水爲蛤。《國語註》小曰蛤,大曰蜃。《前漢·地理志》果蓏蠃蛤,食物常足。《註》似蚌而圓。《大戴禮》蚌蛤龜珠,與月盈虧。

魁蛤。《韻會》一名復累,老服翼所化。

文蛤。《夢溪筆談》文蛤卽吳人所食花蛤也。

靈蛤。《酉陽雜俎》仙藥有白水靈蛤。

萬年蛤。《飛燕外傳》眞臘夷獻萬年蛤。

山蛤。《本草》在山石中藏蟄,似蝦蟇而大,黃色,能吞氣飮風露。

蝦蛤,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鋋猛氏。

蛤魚,蛙名。《本草》蛙小其聲曰蛤,俗名石鴨,所謂蛤子也。《韓愈詩》蛤卽是蝦蟇,同實浪異名。

蛤解。《揚子·方言》桂林之中,守宮大而能鳴,謂之蛤解。詳蚧字註。

蛤蜊,見蜊字註。《韻會》作,从虫合聲。

【蜊】

蜊【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力脂切《集韻》良脂切,音棃。《類篇》蛤蜊,蟲名。海蚌也。《本草》生東南海中,白殻紫脣,大二三寸者,閩、浙以其肉充海錯。《南史·王融傳》不知許事,且食蛤蜊。亦作犂。《蜀志·郤正傳註》引《淮南子》:盧傲俯而視之,方卷龜殻而食合棃。

作䖿。《王充·論衡》食精身輕,故能神仙。若士者食合䖿之肉,無精輕之驗,安能縱體而升。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洗】

洗【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典切,音銑。《說文》洒足也。《史記·高祖紀》使兩女子洗足。

潔也。《書·酒誥》自洗腆致用酒。

姑洗,律名。《周語》姑洗所以修百物,考神納賔。《白虎通·五行論》洗者,鮮也。

姑洗,鐘名。見《左傳·定四年》。

洗馬,官名。

姓。

《廣韻》《集韻》《韻會》先禮切《正韻》想禮切,音姺。與洒同。滌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承水器也。《儀禮·士冠禮》設洗于東榮。

石名。《山海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下多洗石。

洗手,花名。《楓窻小牘》雞冠花,汴人謂之洗手花。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颜】

顔【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