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澒洞含疮痍

出自:元代·吴讷《破红巾》

拼音:[sì][hǎi][hòng,gǒng][dòng][hán][chuāng][yí]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君不见蕲黄儿,纷纷白马张红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带甲,四海澒洞含疮痍
堆金积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尔为。
又不见黄连寨,左带溪山右淮海。
天兵如日照雪霜,百万红巾一朝败。
亲王按剑定中原,丞相分兵救吴会。
边人不识韩将军,极口争夸铁元帅。
八座东开昱岭关,群偷欲度愁跻攀。
奇兵间道绝归路,可怜白骨高如山。
桂林老臣再征起,坐镇西垣几千里。
昨闻余党犯其锋,血作龙沙半江水。
南方猺獠勇莫当,自谓效义收蕲黄。
贼徒一见惊丧胆,坚壁不出知天亡。
诸君力尽在此举,巢穴不平鼠为虎。
相期麟阁画丹青,却忆虞廷舞干羽。

查看原文

注释

【四海】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3.指全世界各处。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 6.神祇名。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澒洞】1.绵延;弥漫。 2.水势汹涌。 3.引申为冲击﹑震动。 4.虚空混沌貌。
【疮痍】创伤,比喻遭劫难后的景象:满目疮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海】

海【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集韻》或作。

【澒】

澒【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孔切《集韻》《韻會》虎孔切《正韻》胡孔切,音汞。《說文》丹砂所化爲水銀也。

濛澒,元氣未分貌。《王充·論衡》溟涬濛澒。

澒溶,水深廣貌。《左思·吳都賦》澒溶沆瀁。

澒洞,相連貌。《杜甫詩》澒洞不可掇。

《集韻》戸講切,音項。義同。

胡貢切,音哄。亦水銀也。

【洞】

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恫。《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貫也。亦貫徹之意。《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洞洞,質慤貌。《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洞疑,心不定也。《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幽壑曰洞。

《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洞庭,湖名。

山名,在長沙。

《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音動。義同。

《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音同。洪洞,縣名。

洚洞,水無涯貌。

鴻洞,相連貌。《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含】

含【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男切,音涵。《說文》嗛也。《廣韻》銜也。《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

《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註》含桃,櫻桃也。《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

《正韻》包也,容也。《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文言》含萬物而化光。《書·盤庚》惟爾含德。

《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註》含含,麥盛貌。

《廣韻》《集韻》胡紺切,涵去聲。《廣韻》本作琀。《集韻》通作唅。《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疏》含,以玉實口也。《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註》珠玉曰含,含口實也。《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含玉贈玉。《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按《禮·檀弓》《釋文》:含,和闇反。《春秋》《周禮》《釋文》:含,戸暗反。《春秋》亦作唅。

【疮】

瘡【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創《廣韻》《集韻》《韻會》初良切《正韻》初莊切,毀體使傷也。《張衡·西京賦》所惡成瘡痏。《註》創痏謂瘢痕。《南史·宋武帝紀》虎魄療金瘡。

《集韻》磢霜切。義同。

【痍】

痍【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以脂切《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說文》傷也。《廣韻》瘡痍。《釋名》痍,侈也。侈開皮膚為創也。《史記·蒙恬傳》天下之心未定,傷痍者未瘳。

《韻會》通作夷。《左傳·成十六年》命軍吏察夷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