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银筝压坐偏

出自:明代·王佐《书所见感旧》

拼音:[xiǎo][xiǎo][yín][zhēng][yā,yà][zuò][piā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小小银筝压坐偏,曾将古调寄新弦。
芙蓉绿水秋将老,鹦鹉金笼语可怜。
两鬓秋霜明镜里,十年春梦夜灯前。
湖山隐约人如画,空负当年罨画船。

查看原文

注释

【小小】1.最小;很小。 2.少量﹐稍稍;短暂。 3.幼小。 4.即南齐妓女苏小小。 5.泛指妓女。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银】

銀【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

黃銀。《山海經·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唐書·房齡黃銀帶。

《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精好。

水銀。《前漢·劉向傳》水銀爲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處,椎鑿有水銀自然流出。

烏銀。《本草綱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黃熏銀,再宿瀉之,則色黑。工人用爲器,養生家以器煑藥,可辟惡。

姓。《正字通》漢銀木。明正德雞澤知縣銀鏡。

地名。《公羊傳·昭十一年》會于屈銀。《左傳》《穀梁》作厥憖。

《集韻》州名。陝西白狄地,北周立銀州。

《字彙》上聲。《黃香·九宮賦》眄旭歷而銳銀。《註》猶鑽硏。

《同文鐸》與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銀。

《字彙補》廉鍔也。《大戴禮》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

《韻補》叶音沿。《楊方·合歡詩》修途曲且險,秋艸生兩邊。黃華如沓金,白華如散銀。

【筝】

箏【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側莖切《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音爭。《說文》鼓絃竹身樂也。《通典》箏,秦聲也。《急就篇註》箏,瑟類,本十二絃,今則十三。《風俗通》箏,蒙恬所造。《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時名爲箏。《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史記·樂書》唐有軋箏。《註》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

簷前鐵馬曰風箏。風動成音,自諧宮商。《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珠玉。

草名。《爾雅·釋草》傅,橫木。《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压】

壓【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諾協切,音㘨。一指按也。

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或作厭饜。

【坐】

坐【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姓。見《姓苑》。

《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偏】

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芳連切《集韻》《韻會》《正韻》紕延切,音篇。頗也,側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中之兩旁曰偏。《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

屬也。《左傳·襄三年》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舉其偏不爲黨。

《周禮·夏官》疏:五十人爲偏。

《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詳前伍字註。

偏枯。《荀子·非相篇》禹跳湯偏。《鄭註》湯半體枯。

姓。漢偏呂。見《史游急就章》。

偏翩篇古通用。《易·泰卦》翩翩不富以其鄰。陸德明作篇篇。古文作偏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