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炉火慢熏龙脑

出自:宋代·程炎子《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朓亭小饮三首》

拼音:[què][lú][huǒ][màn][xūn,xùn][lóng][nǎo]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掀髯一笑倚危阑,面面青山不厌看。
霜染丹枫秋色绚,日烘紫菊露痕乾。
鹊炉火慢熏龙脑,蟹眼汤新瀹凤团。
回簇绛纱城郭晚,老梅吹角雁拖寒。

查看原文

注释

【鹊炉】1.亦作"鹊垆"。亦作"鹊炉"。 2.即鹊尾炉。
【炉火】1.生了火的炉子。 2.谓道士炼制丹药。 3.炉中之火。
【龙脑】龙脑树树干中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白色晶体,有类似樟脑的香气。也可用人工合成制得。中医学上称“冰片”。有旋光性。主要供药用,有清热、止痛作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鹊】

鵲【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七雀切,集韻《韻會》七約切,下,其鳴唶唶故謂之鵲,鵲色駁雜故謂之駁,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性最惡濕故謂之乾鵲。陸佃曰:傳枝受卵不墮地,故曰乾鵲。《莊子·天運篇》烏鵲孺。《註》傳枝而孚生也。因傳枝而名鳷鵲。《詩·鄘風》鵲之疆疆。《禮·月令》季冬鵲始巢。《淮南子·修務訓》如鵲之駁。《正字通》鵲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鳥居之。涉秋首無毛若髠,能制蝟。鵲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鳴木上蝟伏不能興。

練鵲,白毛如練帶,俗呼拖白練。山鵲曰鷽。

喜鵲,小說謂之神女。藏經謂之芻尼。芻尼,梵語鵲也。

地名。《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註》廬江舒縣鵲尾渚。

山名。《後漢·臧宮傳》宮與岑彭等破荆門,別至垂鵲山,通道出秭歸。

鵲山,在濟南。見《山海經》以扁鵲名。

觀名。漢西京有鳷鵲觀。

人名。扁鵲,古良醫。

犬名。宋鵲,宋良犬。一作猎。

鵲玉。《天玄主物簿》鵲啄槐實,結玉於腦,謂之鵲玉。一作䧿。

【炉】

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俗爐字。詳爐字註。(爐)《玉篇》洛乎切,音盧。火爐也。《范致能詩》何如田舍火爐頭。

【火】

火【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星名。《書·堯典》日永星火。《傳》火,蒼龍之中星。

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禮·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前漢·成帝紀》火耕水耨。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論語》鑽燧改火。

盛陽曰炎火。《詩·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傳》炎火,盛陽也。《箋》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傳》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南史·齊武帝紀》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人身有火。《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正字通》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井名。《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註》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疏》龜生火中者。

火䑕。《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姓。《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叶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叶後五切。《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叶虎何切。《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集韻》或作灬。

【慢】

慢【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謨晏切《集韻》《正韻》莫晏切《韻會》莫綰切,音縵。《說文》惰也。从心曼聲。一曰不畏也。《廣韻》怠也,倨也,緩也。《朱子曰》慢,放肆也。

或作僈。《荀子·不苟篇》寬而不僈。亦作謾。《前漢·董仲舒傳》桀紂暴謾。

《大學》舉而不能先命也。《鄭氏云》命,讀爲慢。

《集韻》亦作漫。詳水部漫字註。

《集韻》䁕見切,音麫。慢訑,弛縱意。

《集韻》謨官切,音瞞。惑也。

叶民堅切,音眠。《古詩》太古之不慢兮,禮義之不愆兮。

叶莫半切,音幔。《謝惠連·秋懷詩》夷險難預謀,倚伏昧前算。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熏】

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類篇》隷作熏。《說文》火煙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熱也。《廣韻》火氣盛貌。同燻。《詩·豳風》穹窒熏䑕。

《大雅》憂心如熏。《傳》熏,灼也。《釋文》熏,本又作燻。《周禮·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

《詩·大雅》公尸來止熏熏。《傳》熏熏,和悅也。《箋》熏熏,坐不安之貌。《釋文》熏,說文作醺。醉也。

《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註》謂相熏烝得罪也。

《呂氏春秋》東南曰熏風。

《後漢·趙壹傳》陟遂與言談,至熏夕,極歡而去。

通作薰。《易·艮卦》厲薰心。《後漢·馬廖傳》聲薰天地。

《集韻》吁運切,音訓。灼也。

與釁通。《齊語》三釁三沐之。《註》釁或爲熏。

叶須緣切,音宣。《黃庭經》沐浴盛潔棄肥熏,入室東向誦玉篇。《正譌》中从。與囱同。俗从田,誤。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脑】

腦【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音惱。《說文》本作匘。頭髓也。

《廣韻》那到切《集韻》乃到切,。《廣韻》優皮也。《集韻》瀀澤也。

《韻會》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