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可沤麻需潦退

出自:宋代·刘克庄《久雨二首》

拼音:[wèi][kě,kè][òu,ōu][má][xū][lǎo,lào,liáo][tuì]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登高四望积云深,失了金乌底处寻。
未可沤麻需潦退,临当晒麦辄天阴。
宝开元画忧岚湿,惜善和书怕蠹侵。
只道闲人无击累,岂知亦有事关心。

查看原文

注释

【未可】1.不可。 2.未必可以。
【沤麻】1.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2.《晋书.石勒载记下》:"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驱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沤】

漚【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烏謳去聲。《說文》久漬也。《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傳》漚,柔也。《正義》考工記註,漚,漸也。楚人曰漚。此云漚柔者,謂漸漬之,使柔韌也。

漚鬱,香氣盛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

或作渥。《周禮·冬官考工記》渥淳其帛。《註》渥與漚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浮漚也。《楞嚴經》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

通鷗。《列子·黃帝篇》海上有好漚鳥者。

【麻】

麻【亥集下】【麻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爾雅·釋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詩·豳風》禾麻菽麥。《禮·月令》食麻與犬。《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正字通》麻,卽油麻。

胡麻。《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疏麻。《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註》疏麻,神麻也。

升麻、天麻,皆藥名。

樂器。鼗鼓名。《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固麻。《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山海經》有壽麻國。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註》秦地。

《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註》麻鄕,縣名。

姓。《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朝廷綸命曰麻。《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韻補》叶謨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叶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六書正譌》从,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需】

需【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也。从雨而聲。易曰:雲上于天需。《註》徐鉉曰:李陽冰據易雲,上于天云:當从天。然諸本皆从而,無从天者。《玉篇》卦名。《易·需彖》需,須也。險在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行數千里,馬不契需。《疏》從易需卦之需。《釋文》音須。《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註》濡則不去,需則有待。

《集韻》一曰疑也。《韻會》遲疑需待也。《左傳·哀十四年》需事之賊也。

《韻會》索也。

《字彙》姓也。

《集韻》汝朱切,音儒。韋柔滑貌。《戰國策》其需弱者來使,則王必聽之。《註》需,音儒。《集韻》或作。

《集韻》《正韻》,讀爲柔需之需。《釋文》需,人兗反。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薄其帤則需。《註》需,謂不充滿。《疏》需襦不進,故爲不充滿。陸云:罷需。

《集韻》奴亂切,音糯。弱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馬不契需。《註》需,讀爲畏需之需。《釋文》又乃亂反。《集韻》本作偄。或作愞懦燸耎。

《韻會補》鄭周易註,需,讀爲秀。陽氣秀而不直前者,畏上坎也。

【潦】

潦【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老。《說文》雨大貌。《禮·曲禮》水潦降。

路上流水也。《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勞去聲。與澇同。淹也。一曰積水。

《集韻》《正韻》郞刀切,音勞。水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水出鄠縣西南潦谷。

潦倒,蘊藉貌。《嵆康·絕交書》潦倒麤疎。

《集韻》憐蕭切,音聊。水名。《山海經》潦水,出衞臯東。

【退】

退【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註》淺紅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