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讼销吠尨

出自:宋代·黄庭坚《送彦孚主簿》

拼音:[yì][sòng][xiāo][fèi][lóng,máng,méng,páng]

平仄:仄仄平仄平

斯文当两都,江夏世无双。
叔度初不言,汉庭望风降。
中间眇人物,潜伏老崆谾。
本朝开典礼,棫朴作株桩。
世父盛文藻,如陆海潘江。
三战士皆北,韔弓锦韬杠。
白衣受传诏,短命终萤窗。
梦升卧南阳,耆旧无两庞。
空鑱欧阳铭,松风悲陇泷。
四海群从间,尔来颇琤淙。
主簿吾宗秀,其能任为邦。
躯干虽眇小,勇沉鼎可扛。
择师别陈许,取友观羿逄。
折腰佐髯令,邑讼销吠尨
时邀府中饮,下箔蜡烧釭。
红裳笑千金,清夜酒百缸。
同僚有恶少,嘲谑语乱哤。
君但隐几笑,诸老叹敦厖。
况乃工朱墨,气和信甚矼。
持此应时须,十年拥麾幢。
相逢常鞅掌,衙鼓趋(上鼔下夅)。
簿书败清谈,汗颜吏枞枞。
临分何以赠,要我赋兰茳。
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
顾子百短拙,饱腹戆胮肛。
惟思解官去,一丘事耕(左耒右鬯下換ハ夊。
君当取富贵,钟鼓罗击撞。
伏藏鼪鼯径,犹想足音跫。

查看原文

注释

【吠尨】1.亦作"吠厖"。 2.吠叫的狗。语本《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邑】

邑【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一入切,音浥。《說文》國也。《正韻》都邑也。《釋名》邑,人聚會之稱也。《史記·五帝紀》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周禮·地官·小司徒》四井爲邑,四邑爲丘。

《載師》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註》公邑,謂六遂之餘地。家邑,謂大夫之采地。

王畿亦稱邑。《書·湯誓》率割夏邑。《詩·商頌》商邑翼翼。

侯國亦稱邑。《書·武成》用附我大邑周。《詩·大雅》作邑于豐。

於邑,氣逆結不下也。《楚辭·九章》氣於邑而不可止。《前漢·成帝贊》言之可爲於邑。《註》於邑,短氣也。

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

複姓。《廣韻》漢有邑由氏。

《集韻》《正韻》遏合切,音姶。阿邑,與阿匼同,諂諛迎合貌。《前漢·張湯傳》以智阿邑人主,與俱上下。

叶弋灼切,音藥。《後漢·杜篤·論都賦》成周之隆,乃卽中洛。遭時制都,不常厥邑。《說文》从口,音圍,象四境。卪聲。尊大小有等,故从卪會意。偏旁作阝,俗从口从巴。非。備考:《篇海類編》同邼。

【讼】

訟【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䛦似用切,音頌。《說文》爭也。《六書故》爭曲直于官有司也。

《易·訟卦疏》凡訟者,物有不和情,爭而致其訟。《註》爭辯也。

《雜卦》訟,不親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聽而斷之。《註》爭罪曰獄,爭財曰訟。《疏》對文例也。若獄訟不相對,則爭財亦爲獄。

衆論異同錯互也。《後漢·曹褒傳》會禮之家,名爲聚訟。《註》言相爭不定也。

上書爲人雪冤曰訟。《前漢·王莽傳》吏民上書冤訟莽者,以百數。

責也。《論語》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註》訟,猶責也。

公也。《史記·呂后紀》未敢訟言誅之。《註》訟,公也。猶明言也。《韻會小補》通作誦。《前漢·呂后紀·鄧展註》誦言,公言也。《正字通》訟,亦音工。與公通。

《韻會》通作頌。《說文》謌訟也。《徐鉉曰》古本《毛詩》雅頌字多作訟。

《廣韻》《集韻》《韻會》祥容切,頌平聲。亦爭獄也。《詩·召南》何以速我訟,叶上墉下從。毛氏曰:《易》註:訟,爭也,言之于公也,从言从公,蓋會意也。且諧公聲,是以《詩》協從韻,《易》獨音去聲,未爲允當。合依《詩》音,二韻通用。

《集韻》餘封切,音容。諍也。《書·堯典》嚚訟可乎。馬融本作庸。

容也。《史記·吳王濞傳》佗郡國吏欲來捕亡者,訟共禁弗予。《註》訟音容。言其相容禁止不與也。

叶古東切,音公。《潘岳·關中詩》旣征爾辭,復蔽爾訟。當乃明實,否則證空。

叶徂郞切,音藏。《魏武帝·對酒曲》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销】

銷【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說文》鑠金也。《史記·秦始皇紀》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爲鍾鐻。

釋也,盡也。《前漢·鄒陽傳》積毀銷骨。《王勃·滕王閣序》虹銷雨霽。《杜甫詩》金吼霜鐘徹,花催蠟炬銷。

《禮·樂記》禮減而不進則銷。《註》銷,音消。言不自進,則禮道銷衰也。

《莊子·則陽篇》其聲銷。《註》銷,音消。小也。

《張協·七命》銷踰羊頭。《註》銷,生鐵也。《淮南子·修務訓》羊頭之銷。《註》羊頭之銷,白羊子刀。

姓。《山海經》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

《釋名》鍤或曰銷。銷,削也。能有所穿削也。《淮南子·齊俗訓》剞劂銷鋸。《註》銷,音削。

通作消。《周禮·冬官考工記·栗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耗註》消湅之精,不復減也。

【吠】

吠【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扶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茷。《說文》犬吠鳴也。《廣韻》犬聲。《詩·召南》無使尨也吠。《戰國策》跖之狗吠堯。《楚辭·九章》邑犬羣吠兮,吠所怪也。

吠狗,地名。《齊語》以燕爲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註》燕之二邑。《集韻》或作犻。

【尨】

尨【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茫。《說文》犬多毛者。从犬彡。《徐曰》彡,毛長也。《詩·召南》無使尨也吠。《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雜也。《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

衣之尨服,遠其躬也。《註》尨,雜色。

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集韻》謨蓬切,音蒙。《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註》尨茸,亂貌。

《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說文》尨。在犬部,从犬从彡。《毛氏曰》尨,狗也。已从犬,又加犭作狵,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