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朱轓远

出自:宋代·杨亿《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拼音:[àn][bù][zhū,shú][fān][yuǎn,yu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
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
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
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

查看原文

注释

【按部】1.按照部类。 2.带领部属。 3.巡视部属。
【朱轓】车乘两旁之红色障泥。《汉书.景帝纪》:"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后常以"朱轓"指贵显者之车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按】

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文帝箏賦》陸離抑按,磊落縱橫。

《爾雅·釋詁》止也。《史記·周本紀》王按兵毋出。《前漢·高帝紀》吏民皆按堵如故。《註》按次第牆堵,不遷動也。

據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祭器,按度程。《史記·白起傳》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註》屯兵以據援。

撫也。《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按劒,歷階而上。

《鄒陽傳》人無不按劒相盼。

控也。《史記·絳侯世家》天子乃按轡徐行。

察行也,考驗也,舉也,劾也。《前漢·賈誼傳》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務。

《丙吉傳》掾史不稱職,輒予長休告,終無所按驗,公府不按吏自吉始。

按摩也。《前漢·藝文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

《集韻》《韻會》阿葛切,音遏。捺也。《詩·大雅》以按徂旅。《傳》止也。《釋文》按又作遏。《韻會》《正韻》按案互通。亦通作桉。

【部】

部【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裴古切《集韻》《韻會》伴姥切,音蔀。《集韻》總也,統也。《前漢·地理志》凡十三部置刺史。《後漢·宗室傳》柱天都部。《註》柱天者,若天之柱。都部者,都統其衆也。

《廣韻》署也,六卿之署曰六部。

分也。《荀子·王霸篇》名聲部發於天地之閒。《註》部,猶分布。言聲稱四溢也。

《正韻》部曲也。《前漢·李廣傳》行無部曲。《註》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廣尚易,不立部曲也。

星辰布列亦曰部。《史記·歷書》分其天部。《註》分部二十八宿爲距度也。

五行謂之五部。《前漢·律歷志》起五部。《註》五部,謂金木水火土也。

書分四部。《正字通》晉李充爲著作郞,刪定典籍,以類相從,分五經爲甲部,史記爲乙部,諸子爲丙部,詩賦爲丁部,甚有條貫,祕閣以爲永制。《唐書·藝文志》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因充制也。

星名。《晉書·天文志》北斗七星,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兵。

《字彙補》斗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爲蓋,部長二尺。

與棓同。大杖也。《淮南子·說山訓》羿死桃部。

百部,藥名。蔓生,根多百十相連。一名野天門冬。

《唐韻》蒲口切《集韻》《韻會》薄口切,音培,讀與剖近。部婁,小阜也。《左傳·襄二十四年》部婁無松柏。

《字彙補》府九切,音否。《闞駰·十三州志》諺云:仕宦不偶値冀部。

【朱】

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鐘輸切《正韻》專於切,音珠。《說文》赤心木,松柏之屬。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記其心。徐曰:木之爲物,含陽於內,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山海·西荒經》蓋山之國有樹,赤皮,名朱木。

朱赤,深纁也。《詩·豳風》我朱孔陽。《註》謂朱色光明也,寄位於南方。

朱儒,短小之稱。《左傳·襄四年》臧武仲敗於邾。國人誦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或作侏儒。

姓。《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

望出吳郡。

《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轓】

轓【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轓,車之蔽也。《韻會》應劭曰:車耳反出,所以爲藩屛翳塵泥。以簟爲之,或用革。《前漢·景帝紀》令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

通作藩。《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註》小車藩,漆席爲之,以蔽禦風塵也。

《廣韻》車大箱也。《集韻》輫轓,車箱。

《廣韻》甫煩切《集韻》方煩切,音籓。義同。

《集韻》甫遠切,音反。同䡊。詳前䡊字註。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