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次实有余

出自:宋代·袁说友《郑惠叔阁学守建宁三首》

拼音:[wèi][cì][shí][yǒu,yòu][yú]

平仄:仄仄平仄平

周这士也贵,如圭璧璠璵。
东陕与南土,出入本裕如。
高冠不可羁,位次实有余
轻此一叶舟,孰肯戏鲁儒。
自公抗章行,益以贵士夫。

查看原文

注释

【位次】1.指官位等级。 2.依次排定的位置。 3.谓所在位置。
【有余】1.有剩馀﹐超过足够的程度。 2.犹有零。 3.谓有馀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位】

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姓。明位安。

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

【次】

次【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七四切,音佽。《說文》不前不精也。《徐曰》不前是次於上也,不精是其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師止曰次。《左傳·莊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書·泰誓》戊午,王次于河朔。

位次。《周禮·春官》大史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疏》謂執行祭祀之書,各居所掌位次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次舍。《周禮·天官》宮正,以時比宮中之官府、次舍之衆寡。《鄭註》次諸吏直宿,若今之部署諸廬者,舍其所居寺。《又》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註》鄭司農云:庶子衞王宮,在內爲次,在外爲舍。

凡舍皆曰次。《左傳·襄二十六年》師陳焚次。《杜註》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安行旅之處爲旅次。《易·旅二爻》旅卽次。

處也。《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次,謂朝、野、市。

張幄於所止之處亦曰次。《周禮·天官》掌次,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鄭註》次謂幄也。大幄,初往所止居也。小幄,謂接祭退俟之處。

《儀禮·士冠禮》賔就次。《鄭註》次,門外更衣處。必帷幕簟席爲之。

市亭也。《周禮·地官》司市,于思次以令市,而聽大治大訟。涖于介次,而聽小治小訟。《註》思次,若今市亭也。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鄭司農云:次,市中樓。

星之躔舍爲次。《禮·月令》日窮于次。《註》次,舍也。正義曰:謂去年季冬,日次於枵,故云日窮於次。

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次之與辰,上下相值。如星紀在丑,斗牛之次。枵在子,虛危之次。

胷中曰胷次。《莊子·田子方》喜怒哀樂,不入於胷次。《註》次,中也。

席閒曰席次。《孔稚圭·北山移文》眉軒席次。

至也。《史記·酷吏杜周傳》內深次骨。《註》李奇曰:其用罪,深刻至骨。

造次,猶言草次。急遽貌。《論語》造次必於是。《前漢·河閒獻王傳》造次必於儒者。

編髮爲首飾之名。《儀禮·士昏禮》女次純衣纁袡。《註》次,首飾,今時髲也。《疏》《周禮》追師掌后之首服副編次。言次第髮長短爲之,如髲鬄也。別作䯸。

雞次,楚典名。《戰國策》蒙穀獻雞次之典而百官治。

水名,在高平。《水經注》若水與石門水合,水有五原,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

諸次,山名。亦水名。《山海經》有大次山,小次山。

諸次之山,諸次之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是山多木無草。

居次,匈奴女號,若漢公主。《前漢·常惠傳》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匈奴傳》王昭君長女爲須卜居次,小女爲當于居次。

姓。《呂氏春秋》荆有勇士次非,亦作佽。

《集韻》資四切,音恣。楡次,地名。《廣輿記》楡次,縣屬太原府。

《集韻》《正韻》跙,王、鄭、馬皆作趦趄。

湑次,漢縣名,在武威郡。《孟康曰》次音咨。

《集韻》才資切,音慈。具次,山名,通作茨。

《楚辭·九歎》今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息悲。次亦叶慈。

【实】

實【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宲音失。《說文》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廣韻》誠也,滿也。《增韻》充也,虛之對也。《易·本義》乾一而實,坤二而虛。《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宋程頤曰》心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

華實。《晉語》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史記·商鞅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

物成實也。《爾雅·釋草》果臝之、括樓昺疏。實卽子也。《禮·月令》季春,乃爲麥祈實。《註》謂於含秀求其成也。

品物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庭實旅百。《註》庭之所實有百品,言物備也。

《襄三十一年》其輸之,則君之府實也。

軍實。《左傳·襄二十四年》齊社,蒐軍實。杜註祭社,因閱數軍器。

《儀禮·特牲饋食》實豆籩。《註》謂取籩豆實之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註》豆實實於罋,簋實實於篚。

具數也。《史記·始皇本紀》使黔首自實田。《註》謂令民自具頃畝實數也。

《唐六典》凡里有手實法,歲終,具民之年與地闊狹爲鄕帳。

驗也。《後漢·光武紀》使各實二千石,以下至黃綬。

事跡也。《史記·莊周傳》率皆虛語,無事實。《韓非傳》反舉浮淫之蠹,加之功實之上。

當也。《書·呂》閱實其罪。《註》使與法相當也。

是也。《詩·大雅》實墉實壑。

姓。

《正字通》脂利切,音至。與至同。《禮·雜記》計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祿,使某實。《註》言爲計而至此也。《增韻》實,亦作寔。《韻會》實寔分爲二。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余】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