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者徒自惑

出自:宋代·谢伋《灵岩寂庵辨才师有罗汉树一株黎自台岳托根木》

拼音:[mèi][zhě][tú][zì][huò]

平仄:仄仄平仄仄

台岳石为梁,苔滑水湍激。
应真所游处,林杪飞杖锡。
遂令山木閒,变现如所历。
扶疏冠琪玉,不受霜雪滴。
当其含蕊时,知状曾目击。
端如尊者相,相呈咸可觌。
掌合貌甚恭,头光不加幂。
升高真蹑虚,集菀聊憩寂。
枝栖过三宿,神通渺难测。
不於下成蹊,俗眼何曾识。
四皓共木奴,大槐荫土国。
孰非梦幻閒,昧者徒自惑
况此方广徒,衲身岂人力,
我有一瓣香,敬为千百亿。
漂摇风雨中,此地何{副刂换左换亻}仄。
向来专一丘,不受山庭勒。
盘踞来药寮,使我亲封植。
清泉堪晚漱,甘露充朝食。
埽除有浮屠,高下宜降陟。
稽首达声闻,应供毋难色。

查看原文

字义

【昧】

昧【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旦明也。一曰闇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謂冥昧。《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傳》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書·太甲》先王昧是未明,謂夜向晨也。《詩·鄭風》士曰昧旦。

《書·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傳》闇則攻之。

《左傳·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註》昧,猶貪冒。

《屈原·離騷》路幽昧以險隘。《註》幽昧,不明也。

樂名。《禮·明堂位》《昧》,東夷之樂也。

縣名。《類篇》在益州。

與沬同。《易·豐卦》日中見沬。《釋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集韻》《韻會》莫貝切,音眛。義同。

《韻補》叶莫結切。《鮑昭詩》年貌不可還,身意會盈歇。智哉衆多士,服理辨明昧。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徒】

徒【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

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

《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

《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

《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

《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

《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

《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

弟子曰徒。《論語》非吾徒也。《後漢·鄭康成傳》扶風馬融,門徒四百餘人。

《廣韻》徒隷也。《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爲什長,徒給使役,故一胥十徒。

司徒,官名。《書·舜典》汝作司徒。《周禮·地官·司徒疏》司徒,主衆徒也。

丹徒,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有丹徒縣。《註》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氣者言其地有王氣,始皇使赭衣徒三千鑿京峴山,以敗其勢,因名丹徒。

罪名。《唐書·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蓋奴辱之,量其罪之輕重,有年數而捨。

申徒,登徒,司徒,複姓。《風俗通》申屠氏,隨音改爲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賦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註》登徒,姓也。《姓譜》舜嘗爲堯司徒,支孫氏焉。

叶唐何切,音駝。《道藏歌》運役自然氣,於是息三徒。一暢萬劫感,慶賀西王那。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惑】

惑【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戸國切《集韻》《韻會》穫北切。《說文》亂也。从心或聲。《廣韻》迷也。《增韻》疑也。

《諡法》滿志多窮曰惑。

熒惑,星名。

或作掝。《荀子·不苟篇》誰能以己之僬僬,受人之掝掝。亦通作或。《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史記·賈誼服鳥賦》衆人或或。本作或,後加心以別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