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颂德

出自:宋代·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拼音:[guān][jū][sòng][dé]

平仄:平平仄平

关雎颂德,樛木垂阴。
八荒开寿域,万国奉君心。
亘古今为诸佛母,昙花时现觉园春。

查看原文

注释

【关雎】《诗·周南》篇名。为《诗经》的首篇。写一“君子”思念自己爱慕的“淑女”,希望与她成婚。是表现男女恋爱的作品。
【颂德】歌颂功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关】

關【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還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還切,音瘝。《說文》以木橫持門戸也。《韻會》要會也。

《玉篇》扃也。《正韻》塞門也,門牡也。

關津。《周禮·地官·司關》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聮門市。《註》界上之門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

墓門也。《周禮·春官·巾車》及墓,嘑啓關陳車。《註》關,墓門也。

《集韻》通也。《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關通衡石之用,使之和平。《易·同人註》雖是同人卦下之辭,不關六二之義。

《韻會》關,所以閉也。《楚辭·招魂》虎豹九關。《註》使神虎豹,執其關閉。

《正字通》關策,猶關說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有所關說于景帝。

《博雅》驛也。

塞也。

《正韻》戾機也。

聮絡也。

涉也。《後漢·張升傳》升少好學,多關覽。《註》關,涉也。

由也。《前漢·董仲舒傳》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註》關,由也。

穿也。《禮·雜記》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疏》關,穿也。

三關。《淮南子·主術訓》三關者,不可不愼守,謂耳目口不當妄視聽言也。

關藏。《荀悅·申鑒》善養性者得其和,鄰臍三寸謂之關。關藏呼吸,以受四氣也。

關脉。《史記·倉公傳》少陽初關一分。《註》脉經云: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從寸至尺,名曰尺,澤后尺前名曰關。陽出隂入,以關爲界。

關孔。《周禮·冬官·車人·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首註》首六寸,謂今剛關頭斧。《疏》漢時斧近刃,皆以剛鐵爲之。

以柄關孔。

《史記·封禪書》因巫爲主人,關飮食。○按關卽索字意。

《韻會》閒關,崎嶇屈轉貌。《後漢·荀彧傳》荀君乃越河冀閒關,以從曹武。

《正韻》關白也。《前漢·王褒傳》進退得關其忠。

《正字通》閒關,車也。

《正字通》關關,鳥鳴聲。《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關關,和聲也。

斧名。《後漢·馬融傳》揚關斧。《註》關斧,斧名也。

地名。《史記·項羽紀》行略定秦地函谷關。《前漢·高帝紀》先入定關中者王之。《註》自函谷關以西總名關中。

《集韻》亦姓。

《集韻》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彎。《集韻》持弓關矢也。《左傳·昭二十一年》將注豹則關矣。《註》關,引弓。《釋文》烏環反。《孟子》越人關弓而射之。

《韻補》叶圭懸切,音涓。《劉歆·遂初賦》馳大行之嚴防,入天井之喬關。望庭燧之皦皦,飛旌旐之翩翩。《盧諶·懷古詩》藺生在下位,繆子稱其賢。奉辭馳出境,伏軾徑入關。

【雎】

雎【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韻會》七余切《集韻》千餘切,音疽。《玉篇》王雎也。《詩·周南》關關雎鳩。《傳》雎鳩,王雎也。鳥摯而有別。《釋文》七胥反。《左傳·昭十七年》雎鳩氏,司馬也。《註》雎鳩,王雎也。摯而有別,故爲司馬,主法制。《釋文》雎本又作睢,七徐反。

《玉篇》次雎。行難也。

姓。《正字通》明洪武御史雎稼,請立學宮臥。《集韻》本作鴡。

【颂】

頌【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說文》貌也。《前漢·儒林傳》魯徐生善爲頌。

唐生、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註》與容同。

從頌,與從容同。《史記·魯仲連傳》世以鮑焦爲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註》音從容。

《前漢·法志》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當鞠繫者頌繫之。《註》謂寬容之,不桎梏也。

公也。《前漢·吳王濞傳》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頌共禁不與。《註》頌,猶公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似用切,音誦。《正韻》稱述也。《釋名》稱頌成功謂之頌。

頌,容也。敘說其成功之形容也。《韻會》徐曰:此容儀字。歌誦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頌。後人因而亂之,以此爲歌頌字。《禮·少儀》頌而無讇。《註》頌謂將順其美。

磬名。《儀禮·大射儀》西階之西頌磬。《註》言成功曰頌。西爲隂中,萬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鐘磬謂之頌。

琴名。《左傳·襄二年》使擇美檟,以自爲櫬與頌琴。

占兆之詞。《周禮·春官·大卜》其頌,皆千有二百。《註》頌謂繇也。

姓。

《韻補》叶牆容切,音從。《揚雄·河東賦》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殷兮,奮六經以攄頌。

【德】

德【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

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感恩曰德。《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韻會》四時旺氣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說文》升也。

《玉篇》福也。

星名。《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註》德星,旣填星也。

《韻會》亦作悳。《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州名。《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叶都木切,音篤。《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叶得各切,當入聲。《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