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时唯泯默

出自:宋代·郭印《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拼音:[fèn][shí][wéi][mǐn][mò]

平仄:仄平平仄仄

愤时唯泯默,忧国漫咨嗟。
上略思黄石,中原望翠华。
散才甘社栎,击迹类匏瓜。
世事无穷尽,吾生得有涯。

查看原文

注释

【泯默】寂然无声;寂然无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愤】

憤【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房吻切《集韻》《韻會》父吻切,墳上聲。《說文》懣也。从心賁聲。《周語》陽癉憤盈。《註》積也。鬱積而怒滿也。

《集韻》或作。亦作賁。《禮·樂記》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音義》依註讀爲憤,扶粉反。

作馮。《莊子·盜跖篇》侅溺於馮氣,郭象讀。

《韻會》《正韻》上聲,字書有上去二音。

叶符筠切,音焚。《蘇轍·祭范鎭文》力諫不從,遂致爲臣。開門接士,不怨不憤。《說文》憤本字。憤字从芔作。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唯】

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玉篇》唯,獨也。《集韻》專辭。《易·乾卦》其唯聖人乎。《詩·小雅》唯酒食是議。《韻會》六經惟維唯三字皆通。作語辭。

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來唯縣。

《集韻》視隹切,音垂。與誰同。何也。

《唐韻》以水切《集韻》《韻會》愈水切,。《說文》諾也。《禮·曲禮》必慎唯諾。《釋文》唯,于癸反。徐,于比反。沈,以水反。《又》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

《內則》能言,男唯,女兪。《戰國策》范睢曰唯唯。

《詩·齊風》其魚唯唯。《傳》唯唯,出入不制也。《箋》唯唯,行相隨順之貌。《釋文》唯,維癸反。沈,養水反。《韓詩》作遺遺,言不能制也。

【泯】

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武盡切《集韻》《韻會》《正韻》弭盡切,音黽。水貌。《杜甫詩》春流泯泯淸。

《爾雅·釋詁》泯,盡也。《書·康誥》天惟與我民彝大泯亂。

泯泯,猶茫茫也。《書·呂》泯泯棼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彌鄰切,音民。義同。

澤名。《山海經》靈桑之山,西望泯澤。

《集韻》䁕見切,音麪。泫泯,混合也。一曰目不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目眩泯而亡見。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陸雲·夏府君誄》祈祈縉紳,泣涕留連。故作斯誄,著之不泯。

【默】

默【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亡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說文》犬暫逐人也。

《廣韻》黑也。

靜也,幽也,不語也。《易·繫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書·說命》恭默思道。

姓。《姓譜》明有默思道。

或作嘿。《前漢·成帝紀》臨朝淵嘿。

或作墨。《前漢·竇嬰傳》墨墨不得志。

或作然。

叶莫卜切,音木。《楚辭·九章》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通作繆脉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