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制闲田削

出自:唐代·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拼音:[zhōu][zhì][xián][tián][xiāo,xuē]

平仄:平仄平平平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
--韩愈
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
--李正封
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韩愈
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何当铸剑戟。相与归台阁。
--李正封
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韩愈
间使断津梁,潜军索林薄。红尘羽书靖,大水沙囊涸。
--李正封
铭山子所工,插羽余何怍。未足烦刀俎,只应输管钥。
--韩愈
雨矢逐天狼,电矛驱海若。灵诛固无纵,力战谁敢却。
--李正封
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连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韩愈
军门宣一令,庙算建三略。雷鼓揭千枪,浮桥交万筰。
--李正封
蹂野马云腾,映原旗火铄。疲氓坠将拯,残虏狂可缚。
--韩愈
摧锋若貙兕,超乘如猱玃。逢掖服翻惭,缦胡缨可愕。
--李正封
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虎豹贪犬羊,鹰鹯憎鸟雀。
--韩愈
烧陂除积聚,灌垒失依托。凭轼谕昏迷,执殳征暴虐。
--李正封
仓空战卒饥,月黑探兵错。凶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
--韩愈
轴轳亘淮泗,旆旌连夏鄂。大野纵氐羌,长河浴骝骆。
--李正封
东西竞角逐,远近施矰缴。人怨童聚谣,天殃鬼行疟。
--韩愈
汉刑支郡黜,周制闲田削。侯社退无功,鬼薪惩不恪。
--李正封
余虽司斧锧,情本尚丘壑。且待献俘囚,终当返耕获。
--韩愈
藁街陈鈇钺,桃塞兴钱鎛。地理画封疆,天文扫寥廓。
--李正封
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策勋封龙额,归兽获麟脚。
--韩愈
诘诛敬王怒,给复哀人瘼。泽发解兜鍪,酡颜倾凿落。
--李正封
安存惟恐晚,洗雪不论昨。暮鸟已安巢,春蚕看满箔。
--韩愈
声明动朝阙,光宠耀京洛。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铎。
--李正封
密坐列珠翠,高门涂粉雘。跋朝贺书飞,塞路归鞍跃。
--韩愈
魏阙横云汉,秦关束岩崿。拜迎罗櫜鞬,问遗结囊橐。
--李正封
江淮永清晏,宇宙重

查看原文

注释

【周制】周代的制度。
【闲田】1.亦作"间田"。亦作"闲田"。 2.中等田地。 3.两方边界之间的土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周】

周【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

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

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

《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

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

《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廣韻》備也。《前漢·路溫舒傳》鍛錬而周內之。《註》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廣韻》周帀也。《前漢·劉向傳》周回五里有餘。《韻會》俗作週,非。

鳥名。《爾雅·釋鳥》巂周。《疏》今謂之子規。

《韓非子·說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于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不周,山名,在崑崙。《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風名。《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氣未合化也。

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姓。《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

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爲周氏。

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與賙通。《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叶市朱切,音殊。《季歷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宮榭徘徊,臺閣旣除。

【制】

制【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征例切,音製。《說文》裁也。

《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廣韻》禁制也。

《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

成法曰制。《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禮·曲禮》士死制。《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制祭。《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

邑名。《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叶音哲。《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闲】

閑【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閒。《說文》闌也。从門,中有木。《徐曰》閑,猶闌也。以木歫門也。會意。《廣韻》防也,禦也,法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

《家人》閑有家。《疏》正義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須嚴正立法防閑也。

《書·畢命》雖收放心,閑之維艱。

《廣韻》大也。《詩·商頌》旅楹有閑。《疏》列其楹,有閑然而大。

《詩·魏風》桑者閑閑兮。《傳》閑閑然,男女無別往來之貌。

《爾雅·釋詁》習也。《詩·秦風》遊于北園,四馬旣閑。《傳》閑,習也。

《禮·經解》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也。

《韻會》馬闌也。《前漢·百官公卿表》龍馬閑駒。《註》閑闌,養馬之所也。故曰閑駒。《周禮·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閑。《註》每廐爲一閑。《左傳·成十八年註》每廐爲一閑,閑有二百一十六匹。

《周禮·夏官·虎賁氏》舎則守王閑。《註》閑,梐枑。《疏》閑與梐枑,皆禁衞之物也。

閡也。《易·大畜》日閑輿衞。《註》閑,閡也。衞,護也。進得其時,雖涉艱難,而無患也。輿雖遇閑,而故衞也。《疏》進得其時,涉難無患,雖曰有人欲閑閡車輿,乃是防衞見護,故曰閑輿衞也。

動搖也。《詩·大雅》臨衝閑閑。《傳》閑閑,動搖也。

《荀子·勸學篇》多見曰閑。

《博雅》閑,遮也。

《韻補》叶音賢。《曹植·王粲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閑。《正字通》閒暇、閒宂與閑音同義別。潘岳閒居賦,淸敞閑,本作閒,吳棫韻補引賦攺作閑。字彙引入閑註,譌誤與韻補同。正韻十刪閒註:俗作閑。分閒、閑爲二。閑註,闌也,習也。

訓散也,宂也,暇也。亦作嫺。嫺註:通作閑。合閒閑爲一,自相矛盾。閑習之閑或借嫺,防閑、馬閑,古今未有攺从嫺者,汎云閑亦作嫺,尤非。

【田】

田【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也。樹穀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玉篇》土也,地也。《正韻》土已耕曰田。《釋名》塡也。五稼塡滿其中也。《易·乾卦》見龍在田。《詩·小雅》雨我公田。《通典》古有井田,畫九區如井字形,八家耕之,中爲公田,乃公家所藉。圭田者,祿外之田,以供祭祀。加田者旣賞之,又重賜之田也。

爰田,卽轅田。《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註》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晉語》作轅田。《前漢·食貨志》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農民戸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爲餘夫,以口受田如比。《註》師古曰:爰,更互也,比例也。

名田。《前漢·董仲舒傳》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足。《通典》名田,占田也。各爲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家可足也。

代田。《通典》漢武征和三年,以趙過爲搜粟都尉。過能爲代田,一畮三甽,歲代其處,每耨必附根,根深能水旱。一歲之收常過縵田,一斛以上,用力少而得穀多。

屯田。《正字通》漢晉率兵屯,領以帥,唐率民屯,領以官。宋率營田,以民。漢趙充國於金城,留步士萬人屯田,擊先零,條上屯田十二事,宣帝從之。明初兼行官屯,民屯,兵屯,商屯,腹屯,邊屯諸法。永樂時著令,每一都司另撥旗軍十一,名耕種,號樣田。據所收子粒多寡,以辨別歲之豐凶,軍之勤惰。雖養軍百萬,不費民閒一粒。兵法所謂屯田一石,可當轉輸二十石也。

營田。《通典》宇文融括隱田曰:浮戸十共作一坊,官立廬舍,謂之營田戸。言爲官營田,非屯田戸也。

職田,職分田也。《文獻通考》隋開皇中,始給職田,又給公廨田。唐貞觀,以職田給逃還貧戸,每畞給粟二斗,謂之地子。十八年復給職田。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宋眞宗興復職田。慶曆均公田,復限職田。紹興復職田。金元志官皆有職田。

方田,卽均田。《通典》宋熙寧五年重修方田法,元豐罷之。郭諮攝肥鄕令,以千步方田法。四出量括,遂得其數,收逋賦八十萬。

區田。《氾勝之書》湯有七年之旱,伊尹作爲區田法,敎民糞種,負水澆稼。賈思勰曰:區田,以糞氣爲美,不必皆良田。

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籍田,天子親耕之田也。《禮·月令》孟春,天子帥三公九卿,躬耕帝籍。

弄田。《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師古註》謂宴游之田,天子所戲弄。

一井爲田。《魯語》季康子欲以田賦。《註》田,一井也。《管子·乗馬篇》五制爲一田,二田爲一夫。

《書·無逸》文王服,卽康功田功。《註》康者,安民之功。田者,養民之功。言文王不侈服飾,專安養斯民也。

獵也,與畋佃通。俗作。《易·恆卦》田无禽。《疏》田者,田獵也。《詩·鄭風》叔于田。《傳》田,取禽也。

姓。《五音集韻》出北平,敬仲自田二字聲相近,遂爲田氏。

《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註》尺宅,面也。寸田,兩眉閒爲上丹田,心爲絳宮田,臍下三寸爲下丹田。

官名。《詩·豳風》田畯至喜。《傳》田畯,田大夫也。《左傳·昭二十九年》稷,田正也。《疏》稷爲田官之長。《周禮·夏官》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星名。蒼龍之宿。《石氏星傳》龍左角曰天田。

神名。《詩·小雅》以御田祖。《傳》田祖,先嗇也。《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註》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鼓名。《詩·周頌》應田縣鼓。《傳》田,大鼓也。《釋文》田如字,鄭作,音胤。

車名。《周禮·夏官》田僕掌馭田路。《註》田路,木路也。

地名。《爾雅·釋地》鄭有圃田。《左傳·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疏》許田,魯國朝宿之邑。

《僖二年》虢公敗戎于桑田。《註》桑田,虢地,在弘農陝縣東北。

《成六年》晉遷于新田。《註》今平陽絳邑縣是也。《後漢·郡國志》京兆藍田出美玉。

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開蠻洞置。

草名。《爾雅·釋草》皇守田。《註》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何晏·景福殿賦》騈田胥附。《註》騈田胥附,羅列相著也。

《禮·奔喪》殷殷田田,如壞牆然。《疏》言將欲倒也。

蓮葉貌。《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集韻》地因切,樹穀曰田。

《正韻》蕩練切,音電。《詩·齊風》無田甫田。《朱註》田,謂耕治之也。《釋文》無田,音佃。

《字彙補》池鄰切,音同。

轉音亭。《韓愈·越裳操》孰荒于門,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法苑珠林頌》賢人慕高節,志願菩提音。御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易林》邪徑賊田,惡政傷民。夫婦呪詛,太山覆顚。顚,音丁。

【削】

削【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相入聲。《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

《玉篇》刻治也。《增韻》刮削也。《詩·大雅》削屢馮馮。《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

小侵也。《書·君》無倚法以削。

弱也。《孟子》魯之削也滋甚。

奪除也。《禮·王制》君削以地。

器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註》今之書刀。《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

《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

《集韻》《韻會》《正韻》,通作稍。

《集韻》七削切,音峭。削格,所以施羅綱也。

叶息七切,音悉。《蘇軾·榧子詩》爲君倚几,滑淨不容削。物微興不淺,此贈毋輕擲。

相关诗句
宇宙 李正封江淮永清晏 问遗结囊橐 拜迎罗櫜鞬 秦关束岩崿 韩愈魏阙横云汉 塞路归鞍跃 跋朝贺书飞 高门涂粉雘 李正封密坐列珠翠 中坚拥鼓铎 旁午降丝纶 光宠耀京洛 韩愈声明动朝阙 春蚕看满箔 暮鸟已安巢 洗雪不论昨 李正封安存惟恐晚 酡颜倾凿落 泽发解兜鍪 给复哀人瘼 韩愈诘诛敬王怒 归兽获麟脚 策勋封龙额 将军禁卤掠 李正封天子悯疮痍 天文扫寥廓 地理画封疆 桃塞兴钱鎛 韩愈藁街陈鈇钺 终当返耕获 且待献俘囚 情本尚丘壑 李正封余虽司斧锧 鬼薪惩不恪 侯社退无功 周制闲田削 韩愈汉刑支郡黜 天殃鬼行疟 人怨童聚谣 远近施矰缴 李正封东西竞角逐 长河浴骝骆 大野纵氐羌 旆旌连夏鄂 韩愈轴轳亘淮泗 逆族相啖嚼 凶徒更蹈藉 月黑探兵错 李正封仓空战卒饥 执殳征暴虐 凭轼谕昏迷 灌垒失依托 韩愈烧陂除积聚 鹰鹯憎鸟雀 虎豹贪犬羊 师兴随唳鹤 李正封星陨闻雊雉 缦胡缨可愕 逢掖服翻惭 超乘如猱玃 韩愈摧锋若貙兕 残虏狂可缚 疲氓坠将拯 映原旗火铄 李正封蹂野马云腾 浮桥交万筰 雷鼓揭千枪 庙算建三略 韩愈军门宣一令 照夜焚城郭 连空隳雉堞 赫赫火箭著 李正封峨峨云梯翔 力战谁敢却 灵诛固无纵 电矛驱海若 韩愈雨矢逐天狼 只应输管钥 未足烦刀俎 插羽余何怍 李正封铭山子所工 大水沙囊涸 红尘羽书靖 潜军索林薄 韩愈间使断津梁 何日亲烝礿 终朝考蓍龟 家人祝喜鹊 李正封室妇叹鸣鹳 相与归台阁 何当铸剑戟 小夷施毒蠚 韩愈多士被沾污 谁复论勋爵 徒然感恩义 末暮不轻诺 李正封平生耻论兵 千户购首恶 百牢犒舆师 夷凶匪兼弱 韩愈遇主贵陈力 酒醒寒砧作 语阑壮气衰 惊乌时落泊 李正封羁客方寂历 月暗秋城柝 灯明夜观棋 谈笑青油幕 从军古云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