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纪诏来简眷浓

出自:宋代·黄庄《诗美校书郎彭方迥》

拼音:[gěi,jǐ][jì,jǐ][zhào][lái][jiǎn][juàn][nóng]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庐陵间气欧阳公,宗主文脉魁兰宫。
给纪诏来简眷浓,职居馆阁誉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贤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为去匆匆,谏官不言祗蔽蒙。
惟公壁立秉精忠,独抱鯾论心忡忡。
显责若讷极匪躬,飘然夷陵凛高风。
高风凛冽谁能同,地灵人杰国不空。
魁名自见六一翁,翱翔天禄名尤崇。
忠肝义胆何其雄,愤彼阴邪后内讧。
崇论宏议要力攻,责彼谏者达四聪。
摧奸击佞深有功,吁嗟众目昏如蒙。
划然见此光瞳瞳,吁嗟众耳塞如聋。
轰然闻此声渢渢,丹心一片对穹窿。
名齐欧老压岱宗,赖有谏臣鉴由中。
贤相意与公议融,全名不作夷陵穷。
公心岂计穷与通,使我跃起激懦衷。
贤哉两魁硕且洪,仁山突兀文水淙。

查看原文

字义

【给】

給【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音急。《說文》相足也。《玉篇》供也,備也。《左傳·僖十三年》敢不共給。《前漢·禮樂志》日不暇給。《註》給,足也。

《集韻》極業切,音劫。敏言也。《禮·仲尼燕居》恭而不中禮謂之給。《註》謂㨗給。《論語》禦人以口給。《何晏註》佞人口辭㨗給。

《集韻》於業切。義同。

《集韻》轄夾切,音洽。歲在未曰汁給。通作洽。

【纪】

紀【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居理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音己。《說文》絲別也。《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爲紀。《疏》紀者,別理絲數。

《書·洪範》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疏》五紀者,五事,爲天之經紀也。

《書·畢命》旣歷三紀。《傳》十二年曰紀。

《詩·秦風》有紀有堂。《傳》紀,基也。《疏》山基也。○按《六書》略音起。

《禮·月令》月窮于紀。《註》紀,會也。

《穀梁傳·莊二十二年》災紀也。《註》紀,治理也。

《周語》數之紀也。《註》數起於一,終於十。十則更,故曰紀。

《史記·本紀註》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

《西京雜記》五絲爲䌰,倍䌰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紀。

《玉篇》紀,緒也。

《廣韻》紀,極也,識也。

國名。《左傳·隱元年》紀人伐夷。《註》紀國,在東莞劇縣。

姓。《史記·項羽紀》紀信。

【诏】

詔【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

《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詔。

《廣韻》也。《正韻》播吿之書也。《文心雕龍》漢命有三品,三曰詔書。詔,吿也。《釋名》詔書。詔,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文中子·問易篇》程元曰:續書之有志,有詔,何謂也。文中子曰:志以成道,言以宣志,詔其見王者之志乎。

待詔,官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應劭註》諸以才伎召未有正官,故曰待詔。《唐書·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詔。

蠻王曰詔。《唐書·南蠻傳》南詔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

《正韻》市召切,音紹。《禮·禮器》禮有詔。《註》告道賔主者也。詔或爲紹。

《集韻》之遙切,照平聲。言誘也。

《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禮·禮器》詔侑武方。《註》詔侑或爲韶囿,武當爲無,方猶常也。

叶朱戍切,音注。《班固·東都賦》申舊章下明詔,命有司頒憲度。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简】

䉍【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正字通》俗字。

【眷】

眷【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卷。《說文》顧也。《博雅》嚮也。

回視也。《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與睠通。《詩·小雅》睠睠懷顧。《韓詩》作眷眷,勤厚之意也。

《大雅》乃眷西顧。《箋》眷,本又作睠。

親屬也。《五代史·裴皞傳》裴氏自晉魏以來,世爲名族。居燕省者,號東眷。居涼者,號西眷。居河東者,號中眷。

或作婘。《史記·樊噲傳》誅諸呂婘屬。

姓。見《姓苑》。

茂眷,代北複姓。

壹斗眷,代北三字姓。《集韻》亦作。

【浓】

濃【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

《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

《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