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我庶士揭

出自:宋代·何梦桂《寄谢夹谷书隐先生四十四韵》

拼音:[qǐ][wǒ][shù][shì][jiē,qì]

平仄:仄仄仄仄平

粤从太极分,大块溟涬洩。
人生於其间,三才位成列。
人极苟不立,清宁将竭裂。
厥初始断鳌,万古功卓绝。
谁触不周山,地摧天柱折。
娲皇不炼石,方圆成陷缺。
九载困怀襄,东柱至西碣。
乘载微司空,斯民化鱼鳖。
上下三千年,世变几更迭。
谁与持风轮,不至人类灭。
鲁庙祠太牢,汉庭定绵绝蕝泽国访羊裘,
东都树名节。斯道无存亡,
惟人善显设。先后虽殊途,
彼此有同辙。山冢摧且倾,
川流沸将竭。托身止傍徨,
劳心苦忡惙。时无武城偃,
谁知堂下蔑。吏来方叫嚣,
我行方蹩躠。宾主成寇雠,
樽俎化缧符理司臬。令出风霆行,
章分云汉抉。垂光烛幽壤,
万里悉昭晰。汲绠出深渊,
千仞藉提挈。自雇此身微,
天地一瓮蠛。自笑往事非,
古今一剑叫吷。鸟卵来仪羽,
骏骨致汗血。犁然心自孚,
难以口腾说。衣冠出藻色,
诗书响木舌。从此公道开,
起我庶士揭。不图老辕申,
复见人稷莴。苍生在巅崖,
寄命方杌陧。山下豺狼多,
况复昼噬啮。皇皇倘无归,
惸惸靡遗孑。四海望公来,
久旱望霓切。惟有此西人,
谓私我西浙。永言誓澄清,
且为活焦热。次第雨八荒,
宁久民望觖。严濑有男子,
苦心头半雪。受恩口难言,
寤叹惟契契。延伫羌思君,
解佩原遗玦。

查看原文

注释

【庶士】1.众士。 2.官府小吏。 3.军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庶】

庶【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恕。《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書·堯典》庶績咸熙。

《爾雅·釋言》侈也。《註》衆多爲奢侈。

《爾雅·釋言》幸也。《註》庶幾僥倖。

近辭。《論語》回也其庶乎。《集註》庶,近也。

䏧也。《詩·小雅》爲豆孔庶。《傳》庶,䏧也。《疏》謂於先爲豆實之時,必取肉物肥䏧美者。

支庶。《左傳·宣三年》其庶子爲公行。《註》庶子,妾子也。

庶子,周官名。《禮·燕義》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註》庶子,諸子也。

庶長,秦爵。《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

姓。《急就篇》庶霸遂。《註》庶,衞公族。禮記,子思母死於衞,庶氏女也。邾庶其來奔,後亦爲庶氏。

《集韻》賞呂切,音暑。《周禮·秋官》庶氏。《註》庶,讀如藥煑之煑,驅除毒蠱之言。《疏》取以藥煑,去病去蠱毒。

《韻補》之石切,音隻。《釋名》摭也。拾摭之也,謂拾摭微陋以待遇之也。

《集韻》章恕切,音翥。義同。《說文》本作。屋下衆也。从度从炗。炗,古文灮字。《徐鉉曰》灮亦衆盛也。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揭】

揭【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

《唐韻》基竭切《集韻》《韻會》丘傑切,音朅。義同。或作担。

作拮。

與偈通。車疾貌。《王應麟·詩攷》韓詩,匪車揭兮,見漢書王吉傳。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項傳贊》揭竿爲旗。《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擔也,負也。《戰國策》馮煖于是乗其車,揭其劒。《史記·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擔揭而去。

姓。《前漢·功臣表》安道侯揭陽定。

《唐韻》《集韻》《韻會》其謁切,音碣。亦擔也。

長也。《詩·衞風》葭菼揭揭。

《集韻》《韻會》語訐切,音钀。義同。

《唐韻》居列切,音孑。揭起也。《詩·小雅》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大雅》顛沛之揭。《傳》揭,見根貌。《疏》樹倒故根見。《戰國策》唇揭者,其齒寒。《註》揭,猶反也。

啓事。今日揭帖。

《唐韻》《集韻》《韻會》去例切,音憩。亦高舉也。

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詩·邶風》淺則揭。《爾雅·釋水》揭者,揭衣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涉冰揭河。

《集韻》其例切,音偈。揭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南海郡揭陽縣。

丘言切。與攑同。亦舉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