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蕊含羞晓呜唈

出自:宋代·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拼音:[lěng][ruǐ][hán][xiū][xiǎo][wū][yì]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梅花不枯是霜枯,霜后不俗霜前粗。
梅花不瘦是月瘦,月下徘徊孤影峭。
梅花不寒是风寒,落英飞上玉阑干。
梅花不湿是露湿,冷蕊含羞晓呜唈
雪明偏见梅花魂,笔下六花堆烂银。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烟淡偏见梅花情,笔下一片黄昏晴。
雨晴偏见梅花貌,笔下娉婷向人笑。
月瘦偏见梅花真,笔下蟾蜍弄早春。
霜枯偏见梅花操,笔下飞霜送春耗。
露湿偏见梅花奇,笔下冷蕊垂百琲。
风寒偏见梅花意,笔下萧骚夺云气。
有人身心似梅花,写出清浅与横斜。
补之若见亦惊嗟,机杼迥然别一家。
繁处不繁简处简,雪迷晓色月迷晚。
更得一些香气浮,阳春总在君笔头。

查看原文

注释

【冷蕊】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含羞】脸上带着害羞的神情:~不语丨~而去。
【呜唈】1.亦作"呜邑"。亦作"呜悒"。 2.因悲哀﹑愤懑而抑郁气塞。 3.形容声音低沉凄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冷】

冷【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

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㓑冷,寒也。

《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蕊】

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如壘切《集韻》乳捶切,音蘃。《韻會》草木叢生。《玉篇》草木實節生也。《屈原·離騷》貫薛荔之落蕊。

《博雅》花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蕊。

花名。《劇談錄》唐昌觀有玉蕊花。

石蕊,藥名。

《字彙補》子兗切,音雋。花聚貌。《潘岳·藉田賦》瓊鈒入蕊。

古音蕺。《風土記》蕊,香菜,根似茅根,蜀人所謂葅香。

【含】

含【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男切,音涵。《說文》嗛也。《廣韻》銜也。《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

《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註》含桃,櫻桃也。《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

《正韻》包也,容也。《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文言》含萬物而化光。《書·盤庚》惟爾含德。

《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註》含含,麥盛貌。

《廣韻》《集韻》胡紺切,涵去聲。《廣韻》本作琀。《集韻》通作唅。《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疏》含,以玉實口也。《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註》珠玉曰含,含口實也。《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含玉贈玉。《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按《禮·檀弓》《釋文》:含,和闇反。《春秋》《周禮》《釋文》:含,戸暗反。《春秋》亦作唅。

【羞】

羞【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

《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

《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

《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正字通》俗作羞。◎按說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呜】

嗚【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

【唈】

唈【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烏答切《集韻》《韻會》《正韻》遏合切,音姶。《爾雅·釋言》僾唈也。《註》嗚唈,短氣。《疏》孫炎云:心唈也。《淮南子·覽冥訓》孟嘗爲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

《廣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音邑。義同。《集韻》或省作邑。《韻會》通作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