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兮帝台

出自:宋代·程公许《述九颂·入辅》

拼音:[tiáo][yáo][xī][dì][tái,tāi]

平仄:平平平仄平

奫沦兮泽有水,渺莫窥兮涯涘。
鼓之雷兮嘘之风,沛万里兮流莫止。
潏涛澜兮泛东洋,张乾纳兮翕坤纪。
小观兮古今,贤运兮齐轨。
狼跋兮其胡,赤舄兮几几。
东征兮迟迟,滔滔兮不归。
归来兮何时,绣裳兮衮衣。
美人兮嫮好,思不见兮令人老。
昔与余兮成言,忍弃之兮异道。
九疑兮缅哉,重华兮宴娭。
苍龙兮峙阙,岧峣兮帝台
蕙裯兮芷幄,从之兮九垓。
麾青虬兮以粱,骖孔莺兮以驾。
霭云旃兮缤纷,恍松乔兮来御。
步咫尺兮帝轩,帝一笑兮何言。
恍流盼兮下土,扫埃氛兮九埏。
余左兮汝右,余先兮汝后。
汝作朕兮股肱,拜稽首兮皇万寿。

查看原文

注释

【岧峣】见"岧嶤"。
【帝台】1.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名。 2.犹帝阙。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岧】

岧【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山形。

【峣】

嶢【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古僚切《廣韻》五聊切《集韻》《韻會》倪幺切,音堯。《說文》嶕嶢,山高貌。《前漢·揚雄傳》泰山之高嶕嶢。《註》高也。音樵堯。

《集韻》亦作嶤。《何晏·景福殿賦》岧嶤岑立。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帝】

帝【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諦。《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于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于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史記·高帝紀》乃卽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

諡法。《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

上帝,天也。《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書·舜典》肆類于上帝。

五帝,神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

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爲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衞遷于帝丘。《註》帝丘,今東郡濮陽縣,故帝顓頊之墟,故曰帝丘。

【台】

台【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

《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

《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

失也,宋魯之閒曰台。

《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

姓。北史有台氏。

天台,山名,在會稽。

州名。《韻會》本漢冶縣,宋爲赤城郡,唐攺台州。

《春秋·襄十二年》莒人伐我東鄙,圍台。《註》琅邪費縣南有台亭。《釋文》台,敕才反,又音臺,一音翼之反,三音皆可讀。

《集韻》堂來切,音臺。台背,大老也,通作鮐。《詩·大雅》黃耇台背。《箋》台之言鮐也,大老則背有鮐文。《釋文》台亦讀湯來反。

縣名。《前漢·地理志》元菟郡上殷台縣。《又》樂浪郡蠶台縣。

《集韻》台谷,地名。

《集韻》祥吏切,音寺。嗣古作台。《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今文尚書》作不台。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