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为之驾盛炎刘

出自:宋代·彭龟年《庆元戊午临江劝驾多士凡由进士科进者皆预焉》

拼音:[quàn][wéi,wèi][zhī][jià][shèng,chéng][yán][liú]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
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
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
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同趋晓月浮。

查看原文

注释

【炎刘】旧指以火德王的刘氏汉朝。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劝】

勸【子集下】【力部

《唐韻》去願切《集韻》《韻會》區願切,音券。《說文》勉也。从力,雚聲。《廣韻》獎勉也,助也,敎也。《書·禹謨》勸之以九歌,俾勿壞。

悅從也。《論語》舉善而敎,不能則勸。

《戰國策》荆王大悅,許救甚勸。《註》勸猶力也。《集韻》或作勌。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驾】

駕【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嫁。《說文》馬在軛中。

馭也。《禮·曲禮》君車將駕。《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車乗也。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別駕,官名。《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具車馬曰駕。《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游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騰駕也。《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金口木舌,鐸也。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陵駕也。《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註》駕猶陵也。

人名。《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盛】

盛【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

《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防隄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山名。《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註》在東萊不夜縣。《註》盛,音成。

國名。《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註》盛,音成。《左傳》作郕。

《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成去聲。《博雅》多也。《廣韻》長也。《增韻》大也。茂也。《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中庸》官盛任使。《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極也。《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猶嘉也。《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受物曰盛。《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師古註》叶音去聲。

地名。《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姓。《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炎】

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洪範》火曰炎上。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正韻》熾也。

《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刘】

劉【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鎦力求切,音留。《說文》殺也。《書·盤庚》重我民,無盡劉。《詩·周頌》勝殷遏劉。《左傳·成十三年》䖍劉我邊陲。

《爾雅·釋詁》劉,也。

《爾雅·釋詁》劉,㬥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㬥樂。《詩·大雅》捋采其劉。《毛傳》劉,爆爍而希也。

《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疏》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

姓。《韻會》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劉累之後。

《集韻》力九切,留上聲。好也。

《集韻》龍珠切,音鏤。殺也。漢禮,立秋有貙劉。

《同文備考》作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