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堙其源

出自:唐代·韩愈《剥啄行》

拼音:[yǐ][yīn][qí,jī][yuán]

平仄:仄平平平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
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
空堂幽幽,有秸有莞。门以两板,丛书于间。窅窅深堑,
其墉甚完。彼宁可隳,此不可干。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子虽云尔,其口益蕃。我为子谋,有万其全。凡今之人,
急名与官。子不引去,与为波澜。虽不开口,虽不开关。
变化咀嚼,有鬼有神。今去不勇,其如后艰。我谢再拜,
汝无复云。往追不及,来不有年。

查看原文

字义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堙】

堙【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類篇》同垔,塞也。《左傳·襄六年》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甲寅,堙之環城,傅于堞。

土山也。《公羊傳·宣十五年》(於是使司馬)子反乗堙而窺宋城。

距堙,登城之具也。《孫武子攻城篇》攻城之法,修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註》謂踊土稍高,而前以傅其城也。

叶烏前切,音湮。《陸機·弔蔡邕文》彼洪川之方割,豈一墤之所堙。故尼父之惠訓,智必愚而後賢。

與陻通。互詳陻字註。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源】

源【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

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

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