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之义

出自:宋代·王柏《桐花散翁挽诗》

拼音:[pú][fú][zhī][yì]

平仄:平平平仄

瀫水之西,巍然一峰。
是白道坚,翔舞而东。
林峦蓊蔚,丘壑浑融。
雍雍聚落,惟金之宗。
五世积累,钟此散翁。
散翁颀颀,生有异质。
学敏而博,心广而实。
迺大其识。教子一经,
维宽而栗。教人尽已,
维久无斁。选举法坏,
取士以文。决於一夫,
升沈遂分。良才美德,
所甘隐沦。负我求我,
负人非人。两语垂训,
风俗反淳。我之识翁,
因翁二子。典刑是亲,
翼翼亹亹。曾不几见,
翁遽不起。我来哭翁,
亦已晚矣。匍匐之义
真可愧死。我既哭翁,
亦相佳城。千嶂矗矗,
万壑沄沄。一丘永閟,
昭明上征。万壑沄沄,
千嶂矗矗。

查看原文

字义

【匍】

匍【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薄胡切《集韻》《韻會》蓬晡切,音蒲。《說文》手行也。从勹,甫聲。《玉篇》匍,匐伏也。手行盡力也,顚蹶也。餘詳匐字註。

《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集韻》或作扶。○按此字下《正字通》尚有訇字,己入言部,重出,今刪。

【匐】

匐【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蒲北切《集韻》《韻會》鼻墨切《正韻》步黑切,音蔔。《說文》伏地也。从勹,畐聲。《詩·大雅》誕實匍匐。《註》兒以手行也。

盡力奔趨往也。《詩·邶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箋》盡力也。

作服。《史記·范雎傳》膝行蒲服。《前漢·霍光傳》扶服叩頭。

作伏。《前漢·韓信傳》俛出袴下,蒲伏。

《集韻》步木切,音僕。義同。《集韻》或作。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义】

義【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宜寄切,音議。《說文》己之威儀也。从我羊。《註》臣鉉等曰:與善同意,故从羊。《釋名》義,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易·乾卦》利物足以和義。

《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容齋隨筆》人物以義爲名,其別最多。仗正道曰義,義師,義戰是也。眾所尊戴曰義,義帝是也。與衆共之曰義,義倉,義社,義田,義學,義役,義井之類是也。至行過人曰義,義士,義俠,義姑,義夫,義婦之類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義,義父,義兒,義兄弟,義服之類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義髻,在衣曰義襴,義領之類是也。合眾物爲之,則有義漿,義墨,義酒。禽畜之賢者,則有義犬,義烏,義鷹,義鶻。

義渠,戎國地。《史記·秦本紀》伐義渠,虜其主。《註》寧廣二州,春秋及戰國時爲義渠,戎國之地也。

姓。《前漢·酷吏傳》義縱,何東人。

與誼同。《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摩民以誼。

與儀通。《前漢·鄒陽傳》使東牟朱虛東褒義父之後。《註》應劭曰:邾儀父也。師古曰:義讀曰儀。

與宜同。《韻補》周官凡殺人而義者,史記君義嗣,魚羈切。

《韻補》叶牛何切。周官註:儀作義,古皆音俄。古文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陂音坡。◎按說文在我部。今從正字通倂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