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更瘅暑

出自:宋代·范成大《次韵温伯雨凉感怀》

拼音:[qióng][shān][gēng,gèng][dàn,dān][shǔ]

平仄:平平平平仄

穷士病且饥,古今同一流。
身安腹果然,此外吾何求。
判司诚卑官,未免尘甑忧。
穷山更瘅暑,惫卧不举头。
二物交寇我,生世真如浮。
晨朝墨云作,疾雷破山丘。
排檐忽飞溜,蛙蝈鸣相酬。
朱冠领热属,横溃输一筹。
新凉苏肺气,踏湿登城楼。
好邀云雨仙,长袖按梁州。
吹水添瓶罍,净洗千斛愁。
何从有此段,冰厅冷如秋,
但觉诗思生,爽气入银钩。
章成竟何用,知能救穷不。
汤子亦旅食,回望家还羞。
倡予敢不和,共作商声讴

查看原文

注释

【穷山】1.深山。 2.荒山。参见"穷山恶水"。
【瘅暑】酷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瘅】

癉【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丁榦切《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說文》勞病也。《書·畢命》彰善癉惡。《傳》明其爲善,病其爲惡。《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註》癉疽,惡創。《疏》癉,勞病也。

黃病。《前漢·嚴助傳》南方暑濕,近夏癉熱。《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幹反。

與僤同。亦作。

《唐韻》《集韻》《韻會》丁賀切《正韻》丁佐切,音跢。義同。

《爾雅·釋詁》癉,勞也。《釋文》丁賀反。

《博雅》癉,苦也。《釋文》多賀反。

《廣韻》《正韻》丁可切。《集韻》《韻會》典可切,音嚲。《廣韻》勞也。怒也。《正韻》亦作憚。

《廣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廣韻》火癉,小兒病也。《集韻》勞病也。《史記·倉公傳》風癉客脬,難于大小溲,溺赤。《註》正義曰:癉,音單。旱也。脬,膀胱也。言風癉之病,客居在膀胱。《前漢·藝文志》癉十二病方四十卷。《註》師古曰:癉,黃病。音丁韓反。

《廣韻》徒干切,音壇。風在手足病。

《集韻》他干切,音。義同。

《集韻》黨旱切《正韻》多音亶。《集韻》風病。

《張衡·東京賦》飛礫雨散,剛癉必斃。《註》癉,難也。言鬼之剛而難者,皆盡死也。《釋文》癉,音亶。

【暑】

暑【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舒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音鼠。《說文》熱也。《釋名》暑,煮也。熱如煮物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正字通》時令有大暑、小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