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梦历蛮峰

出自:宋代·徐照《题单丙文画像》

拼音:[hún][mèng][lì][mán][fē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几年无字学,宋代出王钟。
钩锁全遗力,锥沙不露锋。
神明还旧观,时辈获稀逢。
点曳连烟雾,崩腾动凤龙。
势成期险峻,意造绝纤稼。
八法因知永,三分可问踪。
丰多寻圣病,求务废眠饔。
若匪蒙提耳,终难免击胸。
道玄令自悟,恩大报无从。
新砚传沅石,寒煤扫岳松。
缺碑年号在,古器土泥重。
注分元非浅,舒情似独隆。
租人脂晓辖,离馆听秋蛩。
贾岛铜为像,平原绣作容。
简编流越海,魂梦历蛮峰
先喜趋朝日,应须领戟僮。

查看原文

注释

【魂梦】梦;梦魂。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魂】

魂【亥集上】【鬼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音渾。《說文》陽氣也。《易·繫辭》遊魂爲變。《禮·檀弓》魂氣則無不之也。《左傳·昭七年》人生始化爲魄。旣生魄,陽曰魂。《疏》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爲魄。附氣之神爲魂也。《淮南子·說山訓》魄問於魂。《註》魄,人隂神。魂,人陽神。《白虎通》魂,猶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穢。

《揚子·太經》魂魂萬物。《註》魂魂,多貌。

《韻補》叶胡勻切,音芸。《曹大家·東征賦》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艱,音勤。

叶胡勬切,音弦。《黃庭經》赤帝黃老與我魂,三眞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梦】

梦【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

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

《司馬相如·子虛賦》楚有七澤,一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里。○按《左傳》《漢書》雲夢平去二音。

水名。夢水,在袁州宜春縣東。《寰宇記》昔鍾儀欲相此立縣,夜乞夢,果符所祝,因名縣曰思縣,水曰夢水。

姓。見《統譜》。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中切,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旣遇目兮無兆,曾寤寐兮弗夢。爰顧瞻兮家道,長寄心兮爾躬。

《集韻》彌登切。音萌。《詩·齊風》甘與子同夢。

叶諸良切,音章。《琳·大荒賦》懼蓍兆之有惑兮,退齊思乎蘭房。魂營營與神遇兮,又診余以嘉夢。

叶暮傍切,茫去聲。《道藏歌》絳衣表羣會,生始似久夢。德隱冲內迹,至寂不覺當。當去聲。《說文》夢,不明也。从夕,瞢省聲。

【历】

歷【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

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

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

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

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歷,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髮歷齒,未知禮則。

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歷指。

亂也。《大戴記》歷者,獄之所由生。《註》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歷歷,行列貌。《古樂府》歷歷種白楡。

釜鬲謂之歷。《史記·滑稽傳》銅歷爲棺。《索隱曰》歷卽釜鬲也。

歷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寂歷,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歷道心生。

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歷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濟南有歷山,《漢志》充縣亦有歷山。

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歷縣。

歷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歷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歷城。

湖名。《廣輿記》歷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里,爲郡之巨浸。

《爰歷》,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歷篇》,所謂小篆。

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歷志》黃帝造歷。

《世本》曰容成造歷。《尸子》曰羲和造歷。或作曆。

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歷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歷數發。

與馬櫪之櫪同。《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同壢。坑也。

【蛮】

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直音》蠻字省文。(蠻)《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音獌。《玉篇》南夷名。《書·禹貢》三百里蠻。《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綿蠻,鳥聲。《詩·大雅》綿蠻黃鳥。

蠻蠻,鳥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水名。《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雷名。《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姓。《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韻補》彌鄰切,音民。《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古音攷》叶音眠。《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