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静缭绕

出自:宋代·释文珦《喜雪》

拼音:[qún][fēng][jìng][liáo][rào]

平仄:平平仄平仄

北风吹同云,惨澹日已夕。
枕上闻霰零,须臾映窗白。
晓来篱户间,平地忽过尺。
群峰静缭绕,弥望无寸碧。
栖鸟噤不鸣,空山断行迹。
古木摧危梢,荒崖失奇石。
瑞色遍天壤,膏润归宿麦。
螟蟊深入地,沴气亦消释。
丰年信可占,岂复忧民食。
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
聊作喜雪歌,仰谢天钧力。
歌长遣谁和,写寄西峰客。

查看原文

注释

【缭绕】回环旋转:白云~ㄧ炊烟~ㄧ歌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静】

靜【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穽。《說文》審也。从靑,爭聲。《註》徐鍇曰:丹靑明審也。

《增韻》動之對也。《易·坤卦》至靜而德方。

《書·堯典》靜言庸違。《傳》靜,謀也。

《詩·邶風》靜言思之。《傳》靜,安也。

《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詩·邶風》靜女其姝。《傳》靜,貞靜也。

《廣韻》息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

《韻會》澄也。

《廣韻》和也。

《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竫。

《韻會》《正韻》疾正切,音淨。義同。《前漢·揚雄傳》京師爲之語曰:維寂寞自投閣,爰淸靜作符命。

《詩·大雅》籩豆靜嘉。《箋》潔淸而美。《釋文》淸,如字,又才性反。淸靜皆可讀去聲。◎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靜字皆無去聲。韻會始收入敬韻,正韻因之。考大雅、釋文,及揚雄傳京師語,靜字本可讀去聲,但韻會引解嘲爰淸爰靜句,云,顏註合韻,音才性切,則謬甚。解嘲云,爰淸爰靜,游神之庭。卽音才性切,如何與庭叶,是必因爰淸靜句而誤記也。正韻仍其失,今特辨之。

叶千廷切,音淸。《六韜》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

【缭】

繚【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纏也。《類篇》繞也。《禮·玉藻》再繚四寸。《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

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註》繚,猶紾也。

人名。《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

《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義同。

《集韻》離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義同。

《廣韻》力小切,音燎。《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音義》繚,理也。

《集韻》爾紹切,音擾。人名。莊子有黃繚。

《韻補》叶力虯切。《楚辭·招隱士》偃蹇連卷兮枝相繚。《註》繚,紐也。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