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变阳卉

出自:明代·徐贲《晋冀纪行(十四首)》

拼音:[yán][fēng,fěng][biàn][yáng][hu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荆山揭高厓,涂山耸横堮。
长淮出两间,中断见斧凿。
洪流受束缚,浪起石斗角。
谁能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遗庙存,香火乃寂寞。
我来问邑人,往事竟缅邈。
于时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临欲开豁,睹兹反不乐。
更伤卞和泣,三献空抱璞。
──右荆山。
舟行夜达曙,路入硖石口。
平山带孤城,一塔起高阜。
问知古寿春,地经百战后。
群孽当倡乱,受祸此为首。
彼时土产民,十无一二有。
田野满蒿莱,无复识畎亩。
去程不可稽,欲望敢迟久。
──右寿州。
秋日何凄其,严风变阳卉
嘉节叶重干,时菊芬且蘼。
临高一眺望,俯见城郭里。
三关为襟带,双溪流弥弥。
浮云起天末,鸣鸿在中沚。
虽非吾故土,但悦山川美。
独游意尚适,况兹值多士。
珍肴出丰厨,吴萸泛芳醴。
人生虽长寿,良时亦有几。
对此不为欢,忧思何由弭。
鉴此登山悲,飘飖然已矣。
──右河口山登高。
昔闻阳台名,今上阳台路。
我因兴古怀,驱车暂停驻。
余基尚突兀,云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声,野色剩孤树。
当时襄王梦,曾与神女遇。
幽冥事莫测,万载谁能悟。
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
凄凉宋公子,深情见遗赋。
──右阳台。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
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
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
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右颍川。
前登盘子城,山隘势欲逼。
路回土峭绝,傍夹千仞壁。
石状如矩斫,巨细总方直。
无泉土脉死,草木尽改色。
高巅有堡障,重门闭重棘。
阴惨行人险,恶意叵易测。
信知狐鼠辈,得在此中匿。
我生好壮观,努力更攀陟。
立久日将晡,浮云渺乡国。
──右盘子城。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
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
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
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余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
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右天井关。
盘盘羊肠阪,路如羊肠曲。
盘曲不足论,峻陡苦踯躅。
上无树可援,下有石乱蹙。
一步一嗟吁,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顾,屡见车折轴。
少时徒耳闻,今日亲在目。
不经太行险,那识安居福。
──右羊肠阪。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
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数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
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
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右渡沁。
一水随山根,宛转流出迥。
滩声绕县门,孤城数家静。
风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癭。
土屋响牛铎,壁满残日影。
行迟欲问宿,连户皆莫肯。
亭长独见留,半榻亦多幸。
呼童此晚炊,粝饭谷带颖。
野蔌不可得,敢望肉与饼。
途行乃至此,俭素当自省。
──右沁水县。
巍巍太阴山,厓壁拔崭峭。
积水嵌层墟,凛若太古造。
冻深草木坚,僵立势难挠。
高寒横障空,阳景未尝到。
邻有羲和墓,欲问莫可吊。
如何于此地,独不被临照。
至今山中乌,无性识晴昊。
聊为志其事,因之发长啸。
──右太阴山。
土谷既深入,高山复巑岏。
微径才百尺,下转十八盘。
俯临涧壑险,势陡不可看。
乱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长镵那可托,藤蔓无由攀。
寸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
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
战兢尚未足,何暇发慨叹。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难。
──右十八盘。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褵,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余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右女娲墓。
霍山古北镇,势尊出群麓。
山深异风景,春尽树未绿。
居人苦多寒,凿土为住屋。
屋顶土元厚,亦种麻与菽。
乃知此方民,犹有上古俗。
我欲拜其庙,日斜去程促。
窑烟敛暝色,牛羊半归牧。
征徒多险巇,村馆早寻宿。
──右霍山。

查看原文

注释

【严风】寒风。
【风变】1.指狂风或风灾。 2.指《诗.国风》中的"变风"部分。
【阳卉】1.生长在向阳坡面上的草木。 2.比喻受君主眷顾的臣民。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严】

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敎命急也。

《爾雅·釋詁》嚴,敬也。《書·皋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玉篇》威也。《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尊也。《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廣韻》嚴,毅也。

《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解嚴。

姓。《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嚴道,縣名。《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攺嚴州。

《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國名。《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正字通》樹名。《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與莊同。《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攺爲嚴。《後漢·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書·無逸》嚴恭寅畏。《釋文》作儼。◎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变】

變【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鞭去聲。《說文》更也。《小爾雅》易也。《廣韻》化也,通也。《增韻》轉也。《正韻》攺也。《易·乾卦》乾道變化。《易解》自有而無謂之變,自無而有謂之化。《禮·王制》一成而不可變。《註》更也。《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註》變,猶易也。《前漢·循吏傳》漢家承敝通變。

動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註》變,動也。《荀子·議兵篇》機變不張。《註》謂器械變動攻敵也。

權變。《前漢·魏豹傳贊》張耳、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以詐力成功。《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語變。《註》變,權也。反經合道之謂也。

災異曰變。《前漢·五行志》災異愈甚,天變成形。

《諸葛豐傳》災變數見。

死喪曰變。《穀梁傳·昭十五年》君在祭樂之中,大夫有變以聞,可乎。

姓,見《姓苑》。

《韻會》平免切,音辨。正也。《禮·禮運》大夫死宗廟謂之變。《註》變讀爲辨。猶正也。

叶眠切,音邊。《莊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靑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叶必愼切,音鬢。《陸雲詩》羽儀未變,叶有客來信。○按《說文》本从攴䜌,載攴部。徐曰:攴,有爲也。精薀从久,俗譌作攵,非。字彙已載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从攵,非。

集韻俗作〈木變〉。

【阳】

阳【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陽同。見《字彙補》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

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

《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玉篇》雙也。

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

《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

《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詩·大雅》度其夕陽。《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水北也。《詩·大雅》在洽之陽。《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詩·豳風》我朱孔陽。《傳》陽,明也。

《玉篇》淸也。

《詩·周頌》龍旂陽陽。《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詩·王風》君子陽陽。《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國名。《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註》陽,國名。《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縣名。《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註》屬留。

關名。《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古帝號。《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玉篇》傷也。

《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註》泆陽,鬼名。

《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昌陽,菖蒲別名。《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姓。《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註》古仙人陽陵。《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通作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與佯同。《禮·檀弓》陽若善之。《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音腸。《爾雅·釋詁》陽,予也。《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釋文》陽,音腸。《五音集韻》俗作陽氜。

【卉】

卉【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篇海》許偉切,音虺。衆也。百艸總名。《正字通》俗字。

相关诗句
右霍山 村馆早寻宿 征徒多险巇 牛羊半归牧 窑烟敛暝色 日斜去程促 我欲拜其庙 犹有上古俗 乃知此方民 亦种麻与菽 屋顶土元厚 凿土为住屋 居人苦多寒 春尽树未绿 山深异风景 势尊出群麓 霍山古北镇 右女娲墓 幸获拜神像 经过谒祠下 祭祷土人仰 地灵气所钟 欲止不敢向 百鸟飞绕枝 怪木高数丈 阴林惨可畏 烈风日掀荡 轰雷常祓护 火气夜犹放 至今炼余石 功出千古上 大哉补天手 势助殿阁壮 焦土积层褵 娲皇此中葬 空山两高冢 右十八盘 此日方知难 平生行路心 何暇发慨叹 战兢尚未足 毛发亦为寒 心胆掉欲碎 举动如蹒跚 寸步每千虑 藤蔓无由攀 长镵那可托 置足恐不安 乱石斗磊砢 势陡不可看 俯临涧壑险 下转十八盘 微径才百尺 高山复巑岏 土谷既深入 右太阴山 因之发长啸 聊为志其事 无性识晴昊 至今山中乌 独不被临照 如何于此地 欲问莫可吊 邻有羲和墓 阳景未尝到 高寒横障空 僵立势难挠 冻深草木坚 凛若太古造 积水嵌层墟 厓壁拔崭峭 巍巍太阴山 右沁水县 俭素当自省 途行乃至此 敢望肉与饼 野蔌不可得 粝饭谷带颖 呼童此晚炊 半榻亦多幸 亭长独见留 连户皆莫肯 行迟欲问宿 壁满残日影 土屋响牛铎 十人五生癭 风土殊可怪 孤城数家静 滩声绕县门 宛转流出迥 一水随山根 右渡沁 白鸥忽飞起 南风吹青蒲 对此亦足喜 虽云倦行力 豁尔净如洗 连朝尘沙目 偶得见清泚 不意山坞间 肩担欣暂弛 我来坐其涯 声远闻数里 奔腾走百滩 今渡沁河水 陆行渴怀抱 右羊肠阪 那识安居福 不经太行险 今日亲在目 少时徒耳闻 屡见车折轴 途人互相顾 何以措手足 一步一嗟吁 下有石乱蹙 上无树可援 峻陡苦踯躅 盘曲不足论 路如羊肠曲 盘盘羊肠阪 右天井关 惊风夜愁永 且为投宿来 景物不暇领 我行力稍疲 破屋暮烟冷 余氓数家在 此事古未省 询知乡老言 无复过斯境 曾闻此回辙 门掩众山静 峨峨尼父祠 垣石尚森整 键钥久已绝 扼险备边警 昔人建重关 下视天凿井 峰回抱深壑 右盘子城 浮云渺乡国 立久日将晡 努力更攀陟 我生好壮观 得在此中匿 信知狐鼠辈 恶意叵易测 阴惨行人险 重门闭重棘 高巅有堡障 草木尽改色 无泉土脉死 巨细总方直 石状如矩斫 傍夹千仞壁 路回土峭绝 山隘势欲逼 前登盘子城 右颍川 令人发深慨 有怀仰高风 洗耳亦何在 德星无复睹 前途苦茫昧 去心虽云迫 坐客默与对 篙师左右呼 琅琅万珠碎 飒飒孤篷外 路转百数汇 枯葭夹崩沙 寸进还尺退 船争急流上 雨势晚逾倍 恶风满川来 所愁在阴晦 客程不论远 右阳台 深情见遗赋 凄凉宋公子 巫山渺何处 平原亘千里 万载谁能悟 幽冥事莫测 曾与神女遇 当时襄王梦 野色剩孤树 哀猿失故声 云雨自朝暮 余基尚突兀 驱车暂停驻 我因兴古怀 今上阳台路 昔闻阳台名 右河口山登高 飘飖然已矣 鉴此登山悲 忧思何由弭 对此不为欢 良时亦有几 人生虽长寿 吴萸泛芳醴 珍肴出丰厨 况兹值多士 独游意尚适 但悦山川美 虽非吾故土 鸣鸿在中沚 浮云起天末 双溪流弥弥 三关为襟带 俯见城郭里 临高一眺望 时菊芬且蘼 嘉节叶重干 严风变阳卉 秋日何凄其 右寿州 欲望敢迟久 去程不可稽 无复识畎亩 田野满蒿莱 十无一二有 彼时土产民 受祸此为首 群孽当倡乱 地经百战后 问知古寿春 一塔起高阜 平山带孤城 路入硖石口 舟行夜达曙 右荆山 三献空抱璞 更伤卞和泣 睹兹反不乐 登临欲开豁 草木尚荒落 于时春正深 往事竟缅邈 我来问邑人 香火乃寂寞 至今遗庙存 在昔大禹作 谁能为此功 浪起石斗角 洪流受束缚 中断见斧凿 长淮出两间 涂山耸横堮 荆山揭高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