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必滂霈

出自:元代·田锡《思归引》

拼音:[ēn][bō][bì][pāng][pèi]

平仄:平平仄平仄

河朔受诏书,移官向湖外。
初问禁法茶,次问丁身税。
税口徵四百,茶利高十倍。
老死及充军,县籍方消退。
采摘不入官,公家定科罪。
何以升平时,遗民犹未泰。
何以在位者,兴利不除害。
我愿罢秩归,天颜请转对。
一言如沃心,恩波必滂霈

查看原文

注释

【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滂霈】1.同"滂沛"。 2.水流广大貌。 3.雨大貌。 4.喻恩泽广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恩】

恩【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痕切,音蒽。《說文》惠也。从心因聲。《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爲恩。

愛也,澤也。

《廣韻》隱也,私也。

州名。漢合浦郡,唐立恩州。

河南恩州,本漢淸河郡地,宋改恩州。

姓。前漢燕祭酒恩茂。《風俗通》大夫成恩之後。

叶衣延切,音烟。《趙壹·窮鳥賦》鳥也雖頑,猶識舊恩。內以書心,外以告天。

【波】

波【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音皤。《說文》水涌流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水名。《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澤名。《書·禹貢》滎波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註》波讀爲播。

洛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潤也。《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搖動也。《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目光曰波。《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金波,月光也。《前漢·郊祀歌》月以金波。

沸波,鳥名。《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偃波,書名。《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長年之稱。《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註》波讀爲陂。

《集韻》《韻會》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必】

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音畢。《說文》分極也。从八戈。戈亦聲。《趙宧光箋》弋猶表識也,分極猶畺界也,故从八弋。

定辭也。《詩·齊風》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專也。《揚子·太經》赤石不奪,節士之必。《註》石不可奪堅,丹不可奪赤,猶節士之必專也。

期必也。《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

審也。《後漢·劉陶傳》所與交友,必也同志。

果也。《後漢·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必育,人名。燧人氏之佐也。《羣輔錄》必育受稅俗。《註》受賦稅及徭役,所宜施爲也。

《字彙補》赤犮必力。山名。河水所出也。見僧宗泐記。

《古今字考》幷列切,音縪。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圭中必。《註》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墜。◎按周禮考工釋文,必卽組也,讀如縪者,俗讀之也。弓檠之䪐从韋,正譌欲舉以駁《說文》,迂矣,當以《說文》爲正。

按必字不从心,《字彙》幷入心部。《正字通》因之,取其形似,便於檢閱爾。

【滂】

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普郎切《集韻》《韻會》鋪郎切,音霶。《說文》沛也。《詩·小雅》俾滂沱矣。

水名。《山海經》虖勺之山,滂水出焉。

滂洋,饒廣也。《前漢·郊祀歌》福滂洋。

淜滂,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滂人,掌山澤之官。《淮南子·時則訓》令滂人納材葦。

《韻會》《正韻》普浪切,義同。

《集韻》披庚切,音澎。與洴泙同。水聲。《史記·司馬相如傳》洶湧滂㵒。

《集韻》蒲光切,音傍。水流聲。《前漢·司馬相如傳》滂濞沆漑。郭璞讀。《集韻》或作雱霶䨦。

【霈】

霈【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沛。《玉篇》大雨。《廣韻》霶霈,雨多貌。

《正韻》水流貌。《說文》作沛。

《集韻》多澤也。

《宋玉·高唐賦》興雲聲之霈霈。《註》興聲霈霈然。霈,浦大切。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