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祠畴昔乱无章

出自:宋代·陈淳《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拼音:[zhū][cí][chóu][xī][luàn][wú][zhāng]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泮渠下疏清波溶,时与潮汐相流通。
两廊轩轩如翚飞,朱栏翼之森卫防。
讲堂岩岩峙中央,高明洞豁无暧曚。
东西两舍夹其旁,扉楹新广标祠堂。
诸祠畴昔乱无章,从今一正峣相望。
东祀无极濂溪翁,浑沦再闢如羲皇。
二程从而大发扬,千载绝学始有光。
文公继之撷精刚,发挥大学明中庸。
善集诸儒粲朝纲,金声玉振真玲珑。
此邦况又旧游乡,流风遗泽尤洋洋。
合为四座俨颙颙,卓示师表开群矇。
女令圣门知所从,无徒自弃甘面墙。
西祀唐人相国常,首变蛮俗趋文风。
配以周欧二俊良,破荒桂籍先传芳。
端明蔡公著清忠,始自莲幕起腾骧。
东溪高公拔上庠,劲节凛凛凌秋霜。
力推秦桧锐锋铓,濒死奋不顾厥躬。
列为五像竦昂昂,论世尚友激懦慵。
要令片善有磨砻,无往不切进修功。
越惟明年神祝融,群工告备襡器藏。
侯曰轮奂美而彰,落成合与诸宾同。
释菜之礼久已亡,在泮饮酒仪亦荒。
今其举之始自邛,不宜草略宜周详。
时惟月琯中林钟,旬有三日方曈曨。
阖郡文武诸曹郎,下及生员隶学供。
庙廷叙立严班行,银青错间绯紫裳。
主人升自阼阶东,束茅灌献文宣王。
韭芹蔬笋罗芬芗,配食兖邹二国封。
跪伏拜起仪从容,精神昭格孚冥茫。
恭惟道德万世隆,参天配地相始终。
再诣东祠诸儒宗,荐以时器陈时饔。
粢盛醴齐烹羔羊,尊师一意照无穷。
三诣四祠诸贤踪,馈荐一视东祠丰。
岂应故事诚有将,示人友善何日忘。
祀事既毕登堂堭,峨冠列坐咸肃恭。
广文巍榻歌鲁颂,讲扬经义发童蒙。
卷经群趋跻而跄,旧堂序列环而重。
老少团拜敬而雍,申明孝弟消强梁。
更衣紫袖巾缩缝,旋复故坐举馂觞。
羞桃华瓜仍蕉黄,左肴右胾羹及粱。
五行大白益静庄,威仪秩秩无忀徉。
三劝和乐恩意浓,酬酢指逊交更相。
主人载笑色而康,方今太平无征攘。
幸与诸宾相庆逢,愿均饮醉文字中。
众宾欣谢且惭惶,此会旷典昔未尝。
今幸亲与沾霈滂,报之愧无圭与璋。
文班进请输肺肠,泮仪民则诗言颺。
风教基本今既崇,礼逊兴行道义充。
观听感德还降衷,自达闾巷无奸凶。
异时刺史入三公,又推此道柔万邦。
移风易俗归醇酿,均令天下跻虞唐。
武班进请披心胸,侯饮於泮为道长。
可屈群丑服淮羌,献囚献馘不告訩。
坐格飞鸮食我桑,赂金贡齿皆来降。
异时锡命侯弓彤,又相君德成安强。
樽俎自折万里冲,会同四海来氐羌。
诸生继进吐卑悰,惟申文武无异方。
加之俾尔炽而昌,加之俾尔寿而臧。
降尔遐福如陵冈,嗣续与国同无疆。
北溪野人狷且狂,躬陪盛仪喜莫量。

查看原文

注释

【畴昔】从前: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言及畴昔|追忆畴昔。
【无章】1.不分明;不张扬。 2.没有次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祠】

祠【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音詞。祭也。《詩·小雅》禴祠烝嘗。《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報賽也。《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神祠。《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

廟也。《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司馬光·文潞公家廟臣,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生祠。《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祠官。《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叶祥吏切,音劑。《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迭代。蒸蒸之心,感物增思。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代叶地,思叶四。

【畴】

疇【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音酬。耕治之也。

《禮·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糞田疇。《疏》穀田曰田,麻田曰疇。《齊語》陸阜陵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註》麻地曰疇。

《左傳·襄三十年》取我田疇而伍之。《註》畔爲疇。《史記·秦始皇紀》男樂其疇,女修其業。

《爾雅·釋詁》疇,誰也。《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傳》疇,誰也。

《韻會》曩也。《左傳·宣二年》羊斟曰:疇昔之羊子爲政。《註》疇昔,猶前日也。《左思·蜀都賦》嗟見偉於疇昔。

《史記·歷書》故疇人子弟分散。《如淳註》家業世世相傳爲疇。

類也。《書·洪範》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傳》疇,類也。《戰國策》今髠賢者之疇也。《註》疇,類也。

匹也。《易·否卦》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疏》疇謂疇匹。《嵆康·贈秀才入軍詩》咬咬黃鳥,顧疇弄音。《註》疇,匹也。

《五音集韻》雍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樹木者,灌以瀿水,疇以肥壤。《註》疇,雍也。

等也。《前漢·宣帝紀》疇其爵邑。《註》漢律,非始封十減二。疇者,等也,言不復減也。《後漢·祭遵傳》疇,等也。言功臣子孫,襲封與先人等。

澤名。《淮南子·本經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註》疇華,南方澤名也。

國名。《周語》摯疇之國也,由太任。《註》摯,疇,二國名。

姓。摯疇之後。《左傳·哀十三年》疇無餘,謳陽,自南方。《註》二子,越大夫。

《韻補》叶如切,音除。《韓愈·王弘中銘》方乎所部,禁絕浮屠。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乱】

乱【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兵寇也。

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亂)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章】

章【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相关诗句
躬陪盛仪喜莫量 北溪野人狷且狂 嗣续与国同无疆 降尔遐福如陵冈 加之俾尔寿而臧 加之俾尔炽而昌 惟申文武无异方 诸生继进吐卑悰 会同四海来氐羌 樽俎自折万里冲 又相君德成安强 异时锡命侯弓彤 赂金贡齿皆来降 坐格飞鸮食我桑 献囚献馘不告訩 可屈群丑服淮羌 侯饮於泮为道长 武班进请披心胸 均令天下跻虞唐 移风易俗归醇酿 又推此道柔万邦 异时刺史入三公 自达闾巷无奸凶 观听感德还降衷 礼逊兴行道义充 风教基本今既崇 泮仪民则诗言颺 文班进请输肺肠 报之愧无圭与璋 今幸亲与沾霈滂 此会旷典昔未尝 众宾欣谢且惭惶 愿均饮醉文字中 幸与诸宾相庆逢 方今太平无征攘 主人载笑色而康 酬酢指逊交更相 三劝和乐恩意浓 威仪秩秩无忀徉 五行大白益静庄 左肴右胾羹及粱 羞桃华瓜仍蕉黄 旋复故坐举馂觞 更衣紫袖巾缩缝 申明孝弟消强梁 老少团拜敬而雍 旧堂序列环而重 卷经群趋跻而跄 讲扬经义发童蒙 广文巍榻歌鲁颂 峨冠列坐咸肃恭 祀事既毕登堂堭 示人友善何日忘 岂应故事诚有将 馈荐一视东祠丰 三诣四祠诸贤踪 尊师一意照无穷 粢盛醴齐烹羔羊 荐以时器陈时饔 再诣东祠诸儒宗 参天配地相始终 恭惟道德万世隆 精神昭格孚冥茫 跪伏拜起仪从容 配食兖邹二国封 韭芹蔬笋罗芬芗 束茅灌献文宣王 主人升自阼阶东 银青错间绯紫裳 庙廷叙立严班行 下及生员隶学供 阖郡文武诸曹郎 旬有三日方曈曨 时惟月琯中林钟 不宜草略宜周详 今其举之始自邛 在泮饮酒仪亦荒 释菜之礼久已亡 落成合与诸宾同 侯曰轮奂美而彰 群工告备襡器藏 越惟明年神祝融 无往不切进修功 要令片善有磨砻 论世尚友激懦慵 列为五像竦昂昂 濒死奋不顾厥躬 力推秦桧锐锋铓 劲节凛凛凌秋霜 东溪高公拔上庠 始自莲幕起腾骧 端明蔡公著清忠 破荒桂籍先传芳 配以周欧二俊良 首变蛮俗趋文风 西祀唐人相国常 无徒自弃甘面墙 女令圣门知所从 卓示师表开群矇 合为四座俨颙颙 流风遗泽尤洋洋 此邦况又旧游乡 金声玉振真玲珑 善集诸儒粲朝纲 发挥大学明中庸 文公继之撷精刚 千载绝学始有光 二程从而大发扬 浑沦再闢如羲皇 东祀无极濂溪翁 从今一正峣相望 诸祠畴昔乱无章 扉楹新广标祠堂 东西两舍夹其旁 高明洞豁无暧曚 讲堂岩岩峙中央 朱栏翼之森卫防 两廊轩轩如翚飞 时与潮汐相流通 泮渠下疏清波溶 直挹名第真仙峰 大门复旧正当阳 改偏易陋规模洪 发帑市材鸠众工 先务化原修泮宫 下车百事所未遑 赵侯来守南清漳 嘉定四年日在房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