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冻灌吴泔

出自:宋代·林景熙《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

拼音:[chóu][dòng][guàn][wú][g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
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
颜欢陆续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
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
青黄山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
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
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
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交洗甔。
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
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
茅齐辟杜甫,仟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
雁千古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
御偷篱著棘,愁冻灌吴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
酿成浮瓮蚁,蒸辟蠹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
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

查看原文

字义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冻】

凍【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多貢切,東去聲。《說文》冰也。《禮·月令》孟冬,地始凍。孟春,東風解凍。《風俗通》冰壯曰凍。

《唐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東。義同。

【灌】

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水名。《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水名。《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漑也。《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注也。《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飮也。《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博雅》灌,聚也。

木叢生曰灌。《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盡誠相告曰灌灌。《詩·大雅》老夫灌灌。

鳥名。《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騈雅》灌灌,九尾狐。

與祼通。《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註》祼之言灌也。《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从水。

《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

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吴】

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

《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泔】

泔【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音甘。米汁也。《博雅》泔,潘瀾也。《說文》周謂潘曰泔。

《荀子·大略篇》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註》泔者,烹和之名。

《集韻》戸感切,音頷。滿也。《揚雄·甘泉賦》秬鬯泔淡。《註》泔淡,滿也。一曰泔淡,水貌。

別作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