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已多诸佛机

出自:宋代·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拼音:[shuāng][tǎ][yǐ][duō][zhū][fó,fú,bì,bó][jī]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谁知此处一万壑,只乐风烟余不说。
括苍搀天三百里,熊熊魂魂迷嵽嵲。
盖竹腾空一千丈,泄泄荧荧蜚崒嵂。
洪蒙雾气荡归鸿,滉澒岚芬惑回鷢。
前岑不阵有旌旆,后岫无人何幕帟。
{上雨下溥}霏冷逼卢橘秋,薄浥轻缣礲硉矹。
{左虎右风}{左上鹿下灬右风}遥触杨梅寒,细擗新绵摩崒屼。
望海尖头培塿细,盘匜琼玚高抛{上殺下米}。
帢帻巾边花昌蔫,彝博栴檀飘馥苾。
刘晨长啸出天台,填填浩气陵寒{上雨下忽}。
王母驰车返玄圃,缤缤羽旆挥斜日。
双岩瑞岩插云汉,寒{飕叟换黄}冷殺{上雨下执}纷胶葛。
大固小固并闤阓,碧瓦青炊浮{飕叟换肃}{飕叟换忽}。
黄岩洞里石老人,晒祓兵编资飘{飕叟换日}。
白鹤山头丁令威,清音嘹唳浑{飕叟换工}{飕叟换必}。
玉帝盘桓石鼻宫,郁葱佳气浮山棁。
天王宿留墉外岫,羽仪仙队辉天阅。
长河匹练耀白帝,钜浸杯醪饮红蜺。
永庆凭陵睥睨寒,苍狗白衣劳目刮。
护郭峥嵘星斗烂,雾髻云鬟谁指结。
{上雨下次}蒙远巘失高低,云渡石湖惊没灭。
径山气接日山寒,翠谷香浮银欲馞。
东门峧峻露觚棱,天竺黄高弥突兀。
玉女蛾眉{上雨下兼}洗鬓,木天石佛雺封鐍。
千家屿逼水云廊,木屐山陵阊阖臬。
般若台高迷远近,温凉座上清飘撤。
吹开越嶂万机锦,飐落吴江千树缬。
九层台外递韶音,万年枝上光摇樾。
或逾远汉宠岴峤,或跨长空冒岓屹。
或邀浓雾迨晨晡,或尼清氛当日昳。
或随小雨晻青冥,或佐狂{上雨下谶去言从换土}黯遥嶭。
或昏溪洞晚方散,或蔽云筌朝便别。
或过千山凝古树,或经四野留寒柮。
或栖江上寒竹梢,或泊野外荒芜末。
或僧游丝春昼飘,或似凉薰夏朝{赴卜换乞}。
或时避舍秋空雨,或间回车冬日霵。
或空杨柳丝线乱,或度浮图铃索制。
或搴空里青纸鸢,或荡郊中黑风鳦。
或经花径残红陨,或入松林浓澱杌。
或历江河诸舰舫,激扬帆缦摇竿橛。
或到遐迩诸精舍,增光金碧韵铜铁。
或似汉祖憩芒砀,漫空雾霭凌云阙。
或如唐帝幸骊山,灿烂旗常杂青赤。
或似地仙列御寇,携筇御气乘飒{飕叟换戊}。
或如雷部谢仙火,亘天电焰挥霹雳。
或似游月访姮娥,仙乐八方吹远阔。
或如焚进驻觅功臣,烬气四隅光倏忽。
或仙洞庭百丈樯,自西自东随意屑。
或如岢岚三尺地,不燧不鑽常焰突。
或似鲁国焚咸丘。且张狂吹势难捽。
或如公瑾战赤壁,虎啸波狂那得熄。
或似牧儿爇秦陵,猛火照天三月热。
嗟余真有山水癖,每遇亭台须访谒。
丹丘仅过元宵火,便问登临求快适。
节爱堂宽称起居,揖爽亭凉清奥突。
玉霄栏畔忆仙游,望海亭边思水活。
檐前放目四极远,波泛玉虹流莫歇。
芡莲香吹满堂阁,广轩梅峡纪碑碣。
知乐流杯亦屡游,翠屏舒啸时排闼。
暨初城南韦与杜,亭台槛俱穷历。
或夺小景怡情性,或诧巧营焕朱碧。
或因沮洳空池沼,或取篸簪排一列。
或取燕閒扁美名,或思德政存前迹。
橐签鞴宽风浩渺,天地炉红烟蓊郁。
未委眼前诸胜赏,风烟比较谁优劣。
奇哉倅廨后山亭,地不百容天路越。
壑多聊以十千数,几许风烟难尽揭。
凿沌不知今几年,贤哲治中凡几物。
怪底胜藏俱不知,知亦讵能营雅筚。
赵君眼力高夐古,才得基阶榛即掘。
岩扃万壑归指顾,飚霭弥空攒屏摄。
赤城各里诸胜游,从此斯亭为巨擘。
谢守城头颜目污,辋川降旐应高没。
余将会稽问夏禹,封嵎何得专车骨。
玉帛几时来万邦。侯甸云何分五百。
亦将东洋问大士,象教何时启禅律。
双塔已多诸佛机,雁荡又何有僧客。
亦有甬东问句践,当日如何兴霸烈。
还群代会雪臣妾羞,千载英雄光史笔。
且生且教俱十年,孰云外物人难必。
亦将海上问羲和,日升晹谷隅夷宅。
月何与日时相望,日何与月时合璧。
夤宾平秩顺时四,璿玑玉衡齐政七。
四隅苍生感丕冒,惟天惟有尧能敌。
婺女柯山日月长,白黑围棋穷理窟。
潮头隐约子胥魂,夫差可见无心术。
王乔跨鹤水中岛,丹砂九转成灵粒。
杨妃隐迹海上山,方士时闻登閫阈。
对景思人人不见,风烟却羡常升陟。
枝上吸风蝉不饥,空里食烟鼯费力。
细思眼界两幺麽,俯仰屈诚有得。
蓬莱阁为亭作兄,伯梁台为亭作伯。
骚人凭栏无一事,涤砚濡毫恣思索。
酒客登阶无所为,挈榼携壶忙逊揖。
水仙海若傥俱来,任自亭前说玄极。
惟予椎鲁无寸长,只听謦欬东君侧。

查看原文

字义

【双】

双【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䉶。《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叶所終反。《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塔】

塔【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吐盍切《集韻》《韻會》託合切,音榻。物墮聲也。

《集韻》達合切,音沓。累土也。《說文》西域浮屠也,或七級九級,至十三級而止。其五級者,俗謂之錐子。唐太宗貞觀三年,長安宮城南建大慈恩寺,造甎浮圖,藏釋元奘所取西域佛經,名鴈塔。梵本謂之鴈塔者,昔有伽藍,依小乗食三淨食。三淨食者,鴈犢鹿也。一日見鴈飛,輒曰:衆僧闕供摩訶薩埵,宜知摩訶薩埵,梵言好施也。一鴈應聲而墮。衆曰:此鴈垂戒,宜旌彼德,因建塔瘞鴈,鴈塔之名因此。唐韋肇及第,偶題名慈恩寺鴈塔,後遂爲故事。《後魏·常山義七級》梵言僧婆,華言鴈。梵言窣堵波,華言塔也。

《字苑》佛堂也。《魏釋老志》募建宮宇曰塔,近稱刹宇謂之塔院。

姓,見《統譜》。

叶方伐切,音髮。《蘇轍·功臣寺詩》晚隂生林莽,落日猶在塔。行招兩社僧,共步靑山月。一作墖。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佛】

佛【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符勿切,音咈。《說文》見不諟也。

仿佛亦作彷彿,髣髴。《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漢書》作仿佛。

捩也。《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逆也,戾也。《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輝粲貌。《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佛桑,花名。

姓。明佛正。

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興起貌。《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

《集韻》《韻會》《正韻》同弼。《詩·周頌》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鄭箋》佛,輔也。

叶方味切,音廢。《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

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机】

机【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

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

《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

《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

星名。《博雅》斗星三爲機。《通卦驗》遂皇始出,握機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集韻》織具謂之機杼,機以轉軸,杼以持緯。

氣運之變化曰機。《莊子·天運篇》意者有機,緘而不得已耶。《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機械,巧術也。《莊子·天地篇》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

天機,天眞也。《莊子·大宗師篇》嗜慾深者天機淺。

《韻會》要也,會也,密也。《書·臯陶謨》一日二日萬幾。《疏》作機。

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機木。《郭註》機,去聲。《正韻》作堅溪切,音雞,非。

相关诗句
只听謦欬东君侧 惟予椎鲁无寸长 任自亭前说玄极 水仙海若傥俱来 挈榼携壶忙逊揖 酒客登阶无所为 涤砚濡毫恣思索 骚人凭栏无一事 伯梁台为亭作伯 蓬莱阁为亭作兄 俯仰屈诚有得 细思眼界两幺麽 空里食烟鼯费力 枝上吸风蝉不饥 风烟却羡常升陟 对景思人人不见 方士时闻登閫阈 杨妃隐迹海上山 丹砂九转成灵粒 王乔跨鹤水中岛 夫差可见无心术 潮头隐约子胥魂 白黑围棋穷理窟 婺女柯山日月长 惟天惟有尧能敌 四隅苍生感丕冒 璿玑玉衡齐政七 夤宾平秩顺时四 日何与月时合璧 月何与日时相望 日升晹谷隅夷宅 亦将海上问羲和 孰云外物人难必 且生且教俱十年 千载英雄光史笔 还群代会雪臣妾羞 当日如何兴霸烈 亦有甬东问句践 雁荡又何有僧客 双塔已多诸佛机 象教何时启禅律 亦将东洋问大士 侯甸云何分五百 玉帛几时来万邦 封嵎何得专车骨 余将会稽问夏禹 辋川降旐应高没 谢守城头颜目污 从此斯亭为巨擘 赤城各里诸胜游 飚霭弥空攒屏摄 岩扃万壑归指顾 才得基阶榛即掘 赵君眼力高夐古 知亦讵能营雅筚 怪底胜藏俱不知 贤哲治中凡几物 凿沌不知今几年 几许风烟难尽揭 壑多聊以十千数 地不百容天路越 奇哉倅廨后山亭 风烟比较谁优劣 未委眼前诸胜赏 天地炉红烟蓊郁 橐签鞴宽风浩渺 或思德政存前迹 或取燕閒扁美名 或取篸簪排一列 或因沮洳空池沼 或诧巧营焕朱碧 或夺小景怡情性 亭台槛俱穷历 暨初城南韦与杜 翠屏舒啸时排闼 知乐流杯亦屡游 广轩梅峡纪碑碣 芡莲香吹满堂阁 波泛玉虹流莫歇 檐前放目四极远 望海亭边思水活 玉霄栏畔忆仙游 揖爽亭凉清奥突 节爱堂宽称起居 便问登临求快适 丹丘仅过元宵火 每遇亭台须访谒 嗟余真有山水癖 猛火照天三月热 或似牧儿爇秦陵 虎啸波狂那得熄 或如公瑾战赤壁 且张狂吹势难捽 或似鲁国焚咸丘 不燧不鑽常焰突 或如岢岚三尺地 自西自东随意屑 或仙洞庭百丈樯 烬气四隅光倏忽 或如焚进驻觅功臣 仙乐八方吹远阔 或似游月访姮娥 亘天电焰挥霹雳 或如雷部谢仙火 携筇御气乘飒{飕叟换戊} 或似地仙列御寇 灿烂旗常杂青赤 或如唐帝幸骊山 漫空雾霭凌云阙 或似汉祖憩芒砀 增光金碧韵铜铁 或到遐迩诸精舍 激扬帆缦摇竿橛 或历江河诸舰舫 或入松林浓澱杌 或经花径残红陨 或荡郊中黑风鳦 或搴空里青纸鸢 或度浮图铃索制 或空杨柳丝线乱 或间回车冬日霵 或时避舍秋空雨 或似凉薰夏朝{赴卜换乞} 或僧游丝春昼飘 或泊野外荒芜末 或栖江上寒竹梢 或经四野留寒柮 或过千山凝古树 或蔽云筌朝便别 或昏溪洞晚方散 或佐狂{上雨下谶去言从换土}黯遥嶭 或随小雨晻青冥 或尼清氛当日昳 或邀浓雾迨晨晡 或跨长空冒岓屹 或逾远汉宠岴峤 万年枝上光摇樾 九层台外递韶音 飐落吴江千树缬 吹开越嶂万机锦 温凉座上清飘撤 般若台高迷远近 木屐山陵阊阖臬 千家屿逼水云廊 木天石佛雺封鐍 玉女蛾眉{上雨下兼}洗鬓 天竺黄高弥突兀 东门峧峻露觚棱 翠谷香浮银欲馞 径山气接日山寒 云渡石湖惊没灭 {上雨下次}蒙远巘失高低 雾髻云鬟谁指结 护郭峥嵘星斗烂 苍狗白衣劳目刮 永庆凭陵睥睨寒 钜浸杯醪饮红蜺 长河匹练耀白帝 羽仪仙队辉天阅 天王宿留墉外岫 郁葱佳气浮山棁 玉帝盘桓石鼻宫 清音嘹唳浑{飕叟换工}{飕叟换必} 白鹤山头丁令威 晒祓兵编资飘{飕叟换日} 黄岩洞里石老人 碧瓦青炊浮{飕叟换肃}{飕叟换忽} 大固小固并闤阓 寒{飕叟换黄}冷殺{上雨下执}纷胶葛 双岩瑞岩插云汉 缤缤羽旆挥斜日 王母驰车返玄圃 填填浩气陵寒{上雨下忽} 刘晨长啸出天台 彝博栴檀飘馥苾 帢帻巾边花昌蔫 盘匜琼玚高抛{上殺下米} 望海尖头培塿细 细擗新绵摩崒屼 {左虎右风}{左上鹿下灬右风}遥触杨梅寒 薄浥轻缣礲硉矹 {上雨下溥}霏冷逼卢橘秋 后岫无人何幕帟 前岑不阵有旌旆 滉澒岚芬惑回鷢 洪蒙雾气荡归鸿 泄泄荧荧蜚崒嵂 盖竹腾空一千丈 熊熊魂魂迷嵽嵲 括苍搀天三百里 只乐风烟余不说 谁知此处一万壑 仍有烟波及霞月 烟兮与风相好余 还有风雷千雨雪 风乎与烟相得外 孰使随风至吴越 烟生庐阜香炉峰 底事问烟访两浙 风在不周山空阙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