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为欷歔

出自:宋代·陈师道《送路纠归老丹阳》

拼音:[dōng][pō][wéi,wèi][xī][xū]

平仄:平平平平平

身退不待年,意足不待余。
宁闻有余论,但问我何如。
才名四十年,盛气盖诸儒。
独无金水力,竟与蛙黾俱。
晚为府中掾,直前不趑趄。
曾何愧俯仰,颇亦因嗫嚅。
有粟尚可糊,有酒尚可娱。
一朝脱章绶,用意不踌躇。
富贵亦何有,惜君宁挽裾。
人生一世间,谁得还其躯。
谢公江海人,此计竟亦疏。
千金一大钱,两子双明珠。
妙语发幽光,东坡为欷歔
不知两疏去,能亦有此无。
聊为三径资,从子并门居。

查看原文

注释

【东坡】1.东边坡地。 2.地名。在湖北省黄冈县东。 3.宋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欷歔】叹息声;抽咽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坡】

坡【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說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唐書·翰林志》德宗移學士院於金鑾坡。

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欷】

欷【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香衣切,音希。《說文》歔也。《徐曰》歔欷者,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曰歔欷,懼貌。《屈原·離騷》曾歔欷余鬱邑。《後漢·馮衍傳》忠臣過故墟而歔欷。通作唏。《史記·諸侯年表》紂爲象箸而箕子唏。《註》卽欷歔之欷。《韓愈·送區弘詩》獨子之節可歎唏。《註》與欷同。哀而不止。

《廣韻》《集韻》《韻會》許旣切,音餼。義同。一曰泣餘聲。《宋玉·風賦》淸涼增欷。《張衡·南都賦》坐者悽欷。《註》欷,虛毅切。

《王僧虔·祭顏延之文》以此忍哀,敬陳奠饋。申酌長懷,顧望歔欷。《杜甫·荒村詩》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皆讀去聲。

【歔】

歔【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正韻》休居切,音虛。《說文》欷也。《屈原·離騷》曾歔欷余鬱邑兮。《註》歔欷,懼貌。

啼貌。《東方朔·七諫》泣歔欷而霑衿。

《六書故》鼻出氣爲歔,口出爲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