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颍安足践

出自:明代·刘基《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

拼音:[jī][yǐng][ān][zú][ji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

上人好山居,入山惟恐浅。
纡余涉渊沄,结构依嶘嵃。
冈峦外挺拔,水木终隐显。
其前对鹅鼻,突兀正冠冕。
其傍连木禾,积翠森偃蹇。
后有狮子岩,崷崒露龈涘。
春花炫阳林,秋草馥阴畎。
高通云雨过,侧见星斗转。
桃源不远求,箕颍安足践
我来三伏凉,羁怀忽如展。
谈经道心融,听法俗虑剪。
疏窗夜深启,孤月挂遥岘。
空蒙白毫光,闪铄动崖巘。
何当此卜邻,永用辞淟湎。

查看原文

注释

【箕颍】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颍"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
【安足】立足,存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箕】

箕【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姬。宿名。《詩·小雅》成是南箕。《傳》南箕,箕星也。正義曰:箕,四星,二爲踵,二爲舌,踵在上,舌在下,踵狹而舌廣。《韻會》箕者,萬物根基,東方之宿,考星者多驗於南方,故曰南箕。《爾雅·釋天》析木之津,箕斗之閒,漢津也。《疏》天漢在箕斗二星之閒,箕在東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箕星爲隔。隔河須津梁以渡,故此次爲析木之津。《史記·天官書》箕爲敖客,曰口舌。《註》敖,調弄也。箕以簸揚調弄爲象。

受物有去來。去來,客之象。箕爲天口,主出氣,是箕有舌,象讒言。《石氏星經》箕四宿,主後宮別府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爲相天子后也。《書·洪範註》好風者箕星,好雨者畢星。《春秋緯》月麗于畢,雨滂沱。月麗于箕,風揚沙。《天官書》箕,燕之分野。

《篇海》箕,簸箕,揚米去糠之具。

《廣韻》箕,箕帚。《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世本》古者少康作箕帚。

國名。《書·洪範》王訪于箕子。《註》箕,國名。子爵也。

地名。《山海經》釐山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春秋·僖三十三年》晉人敗狄于箕。《註》太原陽邑縣南有箕城。《孟子》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隂。《疏》箕山,嵩高之北是也。《前漢·地理志》琅琊有箕縣。《水經注》濰水出箕屋山。

姓,晉有大夫箕鄭。

斯螽別名。《周禮·考工記疏》幽州人謂斯螽爲舂箕。

木名。《鄭語》檿弧箕服。《韋註》箕,木名。服,矢房也。

《張衡·思賦》屬箕伯以函風兮。《註》箕伯,風師。

【颍】

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音穎。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

《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隂、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按《正字通》入頁部,今依《說文》,凡熲穎㯋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践】

踐【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才線切,音賤。《說文》履也。《禮·曲禮》修身踐言。《註》踐,履也。

《博雅》也。《尚書序》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釋文》踐,藉也。

《玉篇》行也。《類篇》列也。《詩·豳風》籩豆有踐。《傳》行列貌。

《廣韻》蹋踐。《禮·曲禮》毋踐屨。《疏》踐,蹋也。

《釋名》踐,殘也。使殘壞也。

《廣韻》慈演切《集韻》《韻會》《正韻》在演切,音餞。義同。

與善同。《禮·曲禮》日而行事,則必踐之。《註》踐,讀曰善。《疏》踐,善也。言卜得吉而行事,必善也。

與翦通。《周禮·天官·甸師註》不踐其類也。《釋文》音翦。○按《禮記·文王世子》今作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