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佩玦矗

出自:宋代·洪咨夔《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拼音:[shān][shì][pèi][jué][chù]

平仄:平仄仄平仄

何山如幽人,道场如大家。
穰穰衲子脚,刺刺骚翁牙。
挟隽控寒飚,搜光蹑晨霞。
危颠矫窣堵,平畴略污邪。
岩泉跑虎涌,径松髯龙拿。
锺梵破深寂,金碧开纷葩。
修廓步屐峻,杰阁望眼赊。
山势佩玦矗,湖光镜奁谺。
清苕杏霭入,古弁空蒙遮。
列翠不可唾,群籁无敢哗。
坐我旃檀林,酌之枪旗茶。
宇定岫出云,语妙天雨华。
吾生久堕甑,昔游惯乘槎。
夷犹庐阜阳,宿留岷江涯。
高曾凌峤栈,卑或搜崖洼。
昨梦难历省,此行足雄夸。
老亲八十健,闲俦二三嘉。
拍浮一叶眇,收揽万景奢。
富贵上蔡犬,贫贱东陵瓜。
未须笑落铎,谁能苦{左角右者}沙。
候门占噪鹊,旋桡趁归鸦。
奇事恐没没,举诗属僧伽。

查看原文

注释

【山势】山的形势或气势。
【佩玦】有缺口的环形佩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势】

勢【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佩】

佩【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

《論語》去喪無所不佩。

《白虎通》農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婦人佩鍼縷。

水縈紆謂之佩。《水經注》鮑丘水北佩謙澤,眇望無垠。

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

叶蒲眉切,音裴。《詩·秦風》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叶上思。

叶蒲邁切,音敗。《屈原·離騷》紛吾旣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能音柰。《說文》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徐鉉曰》俗別作珮,非。

【玦】

玦【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註》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矗】

矗【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丑六切《集韻》《韻會》敕六切,忡入聲。《玉篇》齊也。草木盛也。《左思·吳都賦》橚矗森萃。

《廣韻》直也。《元包經》語其義則矗然而不誣。《註》直而不妄也。

《集韻》長直貌。《謝靈運·山居賦》直陌矗其東西。《杜牧·阿房宮賦》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增韻》聳上貌。《正韻》高起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崇山矗矗。

《廣韻》《集韻》初六切《正韻》昌六切,音珿。

《集欲》丑衆切,忡去聲。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