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箑倦挥灭

出自:宋代·李吕《戒蝇》

拼音:[bǐng][shà][juàn][huī][miè]

平仄:仄仄仄平仄

我夙造恶业,半生苦疮癤。
蝇喙利如针,秉箑倦挥灭
彼蝇业更深,曾不慕香洁。
乘间恣飞舞,嗜此秽脓血。
我虽以慈受,汝愧宁可雪。
狂念傥不悛,善计有一说。
海上逐臭夫,正是汝俦埒。
速往从这游,从容度岁月。
贪痴志原足,人害永除绝。
相汝下劣躯,不过藉炎热。
徼倖岂可常,肃霜妨凛冽。

查看原文

字义

【秉】

秉【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爲筥者。

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爲秉,又是一說。蓋石卽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爲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

姓。○按《說文》秉,从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从殳。

【箑】

箑【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山洽切《集韻》《韻會》色甲切《正韻》色洽切,音霎。《說文》扇也。《廣韻》扇之別名。《世本》武王始作箑。《古今注》舜廣開視聽,求賢人自輔,作五明扇,此箑之始也。《揚子·方言》扇,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潘岳·秋興賦》屛輕箑,釋纖絺。

《廣韻》《韻會》山輒切《集韻》色輒切,音翣。義同。

《集韻》疾葉切,音捷。義同。

脯名。《宋書·符瑞志》帝堯時,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

《集韻》實洽切,音偞yè。同。行書也。秦使徒隷助官書草箑以爲行事,謂草行之閒取其疾速,不留意楷法也。

【倦】

倦【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權去聲。懈也。疲也。《禮·儒行》敦行而不倦。

倨也。《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註》楚人謂倨爲倦。

叶渠運切,音郡。《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說文》力部作〉,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挥】

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

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

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

《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

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

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按《音學五書》引《詩》云:揮古本音熏。《集韻》或作㩣。《正字通》與麾撝通。《說文》分撝揮爲二。

【灭】

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