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较胜负

出自:明代·邓渼《行部迤东轺中杂述二首》

拼音:[zī][zhū][jiào][shèng][fù]

平仄:平平仄仄仄

客行倦徂暑,中道正病暍。
傍睨清泠水,快意思一啜。
路人急摇手,执勺未及咽。
细辨哑泉字,隐隐见题碣。
我意不无疑,强复忍其渴。
此口在人身,宣纳固有节。
末俗矜名论,胡为但噪聒。
谇语恒似詈,直谏本为讦。
不闻大庭内,市井争琐屑。
根株浸广引,声势巧虚喝。
锱铢较胜负,何异鼠斗穴。
安得饮此泉,永结谗夫舌。
宇宙复清谧,斯人免狂啮。
赋诗拟采苓,从此亦囊括。

查看原文

注释

【锱铢】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 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
【较胜】明白﹑准确。
【胜负】1.胜败;高下。 2.指争输赢﹐比高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锱】

錙【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非。从說文爲正。

《莊子·徐無鬼》無徒翼於錙壇之宮。《註》錙壇,壇名。

【铢】

銖【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音殊。《說文》權十分黍之重也。一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

八銖爲鍿,二十四銖爲兩。

孟康曰:黃鍾一龠容千二百黍,爲十二銖。《禮·儒行》雖分國如鍿銖。

《博雅》鈍也。《淮南子·本經訓》其兵戈銖而無刃。《註》楚人謂刀頓爲銖。

姓。《正字通》明弘治舉人銖炫,德興人。

人名。《前漢·宣帝紀》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註》銖音殊。

【较】

較【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集韻》或作䡈。今通用較。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负】

負【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

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

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師古曰:《列女傳》云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敗也。《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憂也。《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註》負,猶憂也。

愧也。《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註》負,愧也。

《廣韻》背恩忘德曰負。《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類篇》違也。《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註》索隱曰:負音佩。

《唐韻正》叶房以切。《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叶房遇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按負字,古音房以反。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