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廩已告匮

出自:宋代·陆文圭《次善卿杂诗五首》

拼音:[gōng][lǐn][yǐ][gào][kuì,guì]

平仄:平仄仄仄仄

弃儿啼草间,瘦妻卧路傍。
公廩已告匮,私户犹多藏。
嗟哉守钱奴,盗窃势且昌。
莫保千金躯,汝富安得长。
鍊炭不及炊,宝玦空自将。
独有黄巾寇,下入郑公乡。
高贤古所贵,薄俗今可伤。

查看原文

注释

【告匮】1.宣告匮乏。 2.诉说用度缺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公】

公【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㒶《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

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

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

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

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席。《前漢·郊祀志》天子爲天下父,故曰鉅公。

婦謂舅曰公。《前漢·賈誼策》與公倂倨。

尊稱曰公。《賈誼策》此六七公皆亡恙。

相呼曰公。《史記·毛遂傳》公等碌碌。

事也。《詩·召南》夙夜在公。《註》夙夜在視濯垢饎爨之事。

星名。《隋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

姓。《韻會》漢有公儉。

諡法,立志及衆曰公。

與功通。《詩·小雅》以奏膚公。《大雅》王公伊濯。

《集韻》諸容切,音鐘。同妐。夫之兄爲兄妐。一曰關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鍾。

《韻補》叶姑黃切,音光。《東方朔·七諫》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

【廩】

廩【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音凜。《說文》本作㐭。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戸牖。或从度从禾。《爾雅·釋言》廩,廯也。《玉篇》倉廩也。《釋名》廩,矜也。實物可惜者,投之其中也。《詩·周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註》庠序亦學也。魯謂之米廩,虞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周語》廩於藉東南,鍾而藏之。《註》廩,御廩。一名神倉,東南生長之處。鍾,聚也。爲廩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荀子·富國篇》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註》穀藏曰倉,米藏曰廩。

給也。《後漢·章帝紀》恐人稍受廩,往來煩劇。《註》廩,給也。

天廩,星名。《隋書·天文志》天廩四星在昴南。《張衡·周天大象賦》天廩備稷以祈歆。

官名。《周禮·地官》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後漢·和帝紀》復置廩犧官。《註》漢官儀曰: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

與懍通。《前漢·食貨志》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廩廩也。

與或作廩。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告】

叝【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字彙補》古號切,音告。謹告也。

【匮】

匱【子集下】【匚部

《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蕢。《說文》匣也。从匚,貴聲。《六書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次爲匣,小爲匵。《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韻會》或作鐀。俗作櫃。

《說文》一曰乏也。《廣韻》竭也。《詩·大雅》孝子不匱。

與簣通。《前漢·王莽傳》綱紀咸張,成在一匱。

姓。《廣韻》何氏姓苑云:今廬江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