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明釜犹小

出自:明代·虞淳熙《万历乙未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白之请诣南》

拼音:[zhēn][míng][fǔ][yóu][xiǎo]

平仄:平平仄平仄

身倚南屏隐,心将宗镜传。
杖藜过净寺,开藏惜残编。
幸得多人写,欣看万卷全。
阐扬须大士,弘演忆先贤。
谁继永明日,遥赡回耀天。
如公甘让席,杨尹肯辞筵。
同谒云栖祖,期闻《圆觉》诠。
沿江入山拜,投地掩泥虔。
交口勤三请,陈辞具十缘。
逗机如有待,应供岂虚延。
方丈都生草,圆袍见性莲。
他山并芜秽,此地绝腥膻。
但值狮扬麈,何愁鸠化鹯。
况师渝六十,应早利三千。
近赴王城请,新安佛国禅。
赤栏荣树覆,金榜杂花鲜。
门外貂珰侍,床前缨纟委连。
藩司作屏翰,关令望神仙。
广护伽蓝大,深居兰若坚。
师来上元节,人庆下生年。
顿启神通藏,俄倾吴市廛。
城东老母出,贫里病儿前。
戢戢鱼头密,纷纷猿臂牵。
旧僧仍落发,故友愿齐肩。
共趁山钟晓,争观慧日悬。
莫须疑看杀,耐可厌胡缠。
立雪僧腰没,瞻风客履穿。
贞明釜犹小,香积突常烟。
剥落黄妃木,干枯圆照泉。
龙归偏坐蜕,蛇去敢留涎。
张果乘驴至,天王入梦怜。
虎除不净肉,宫购放生渊。
既阐诸经旨,还滋众福田。
孰参裴相侣,我听伯牙弦。
返棹辞余粟,临行散衬钱。
白云披坏衲,明月照空船。
推费天人力,高同佛祖眠。
铜轮元誓取,宝地向争先。
他日新笺就,重宣净土篇。
知为不请友,转觉一音圆。

查看原文

注释

【贞明】1.谓日月能固守其运行规律而常明。 2.指日月或日月之光辉。 3.坚贞清白的节操。 4.指坚贞贤明。 5.坚致透明。 6.纯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贞】

貞【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禎。《說文》卜問也。从卜,貝,以爲贄。《徐曰》《周禮》有大貞禮,謂卜人事也。

《易·乾卦》元亨利貞。《疏》貞,正也。

《文言》貞者,事之幹也。《書·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疏》天子有大善,則天下得其正。

《書·洪範》曰貞,曰悔。《傳》內卦曰貞,外卦曰悔。

《禮·檀弓》故謂夫子貞惠文子。《疏》諡法,外內用情曰貞。

《釋名》貞,定也。精定不動惑也。

木名。《本草》女貞,木名。蘇頌曰:女貞,負霜蔥翠,故貞女慕其名。一名冬靑。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釜】

釜【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俗省作釜。《古史考》黃帝始作釜。《易·說卦傳》坤爲釜。《疏》取其化生成熟也。《詩·召南》維錡及釜。《註》有足曰錡,無足曰釜。《釋文》釜,符甫反。

量名。《論語》與之釜。《左傳·昭二年》豆區釜鍾,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鍾。《註》釜,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

山名。《史記·封禪書》黃帝合符釜山。《括地志》釜山,在嬀州懷戎縣北。

《水經注》西海鹽池北,西王母有石室石釜。

《韻補》叶府九切,音缶。《蘇轍·土牛詩》土牛適成象,逡巡見屠剖。田家挽雙角,歸理鏁絲釜。

【犹】

犹【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猶)《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註》健上樹。《禮·曲禮》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疏》猶與,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與。《淮南子·兵略訓》擊其猶猶,凌其與與。

《說文》隴西謂犬子爲猶。

《廣韻》似也。《詩·召南》寔命不猶。《傳》猶,若也。

《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猶。《禮·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

《集韻》可止之辭也。《詩·魏風》上愼旃哉,猶來無止。《傳》猶,可也。

本作猷。《詩·小雅》克壯其猶。《傳》猶,道也。《箋》猶,謀也,兵謀也。《疏》能光大其運謀之道。《又》謀猶回遹。《箋》謀爲政之道。

《大雅》王猶允塞。《箋》猶,謀也。

《廣韻》尚也。《禮·檀弓》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

《詩·周頌》嶞山喬嶽,允猶翕河。《箋》猶,圖也。小山及高嶽,皆信按山川之圖而次序祭之。

夷猶。《禮·檀弓》君子蓋猶猶爾。《註》疾舒之中。《楚辭·九歌》君不行兮夷猶。

《管子·地員篇》下土曰五猶。五猶之狀如糞。

《前漢·地理志》厹猶縣,屬臨淮郡。

姓。《正字通》宋猶道明。

《集韻》《正韻》餘招切,音遙。《集韻》本作䚻。徒歌也。或作謠。

與搖通。《禮·檀弓》咏斯猶,猶斯舞。《註》猶當爲搖,謂身動搖也。秦人猶搖聲相近。《釋文》猶依註作搖,音遙。

《廣韻》《集韻》居祐切,音究。《爾雅·釋獸音義》弋又反。

《廣韻》《集韻》《韻會》余救切,音柚。《爾雅·釋獸音義》羊救反。

叶余久切,音酉。《詩·小雅》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好叶許厚反。(猶)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