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鉴封姚监

出自:唐代·贯休《览皎然《渠南乡集》》

拼音:[zhì][jiàn][fēng][yáo][jiān,jiàn]

平仄:仄仄平平平

学力不相敌,清还仿佛同。高于宝月月,谁得射雕弓。
至鉴封姚监,良工遇鲁公。如斯深可羡,千古共清风。

查看原文

注释

【至鉴】指极高的观察﹑鉴别能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至】

至【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

《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

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註》至,猶善也。

大也。

《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至掌,蟲名。《爾雅·釋蟲》蛭蝚至掌。《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集韻》《韻會》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韻補》叶職日切,音窒。《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

【鉴】

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同鑑。

【封】

封【寅集上】【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崶。《說文》爵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隸作封,从圭所執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告后土。《註》封,土地之事也。

《大戴禮》五十里而封。

《前漢·法志》同十爲封,封十爲畿,畿方千里。

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爲畿封而樹之。

《大司徒之職》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溝封之。《註》封,起土界也。土在溝上謂之封,封上樹木以爲固也。

大也。《詩·商頌》封建厥福。《書·舜典》封十有二山。《孔傳》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爲其州之鎮。

封禪,祭名。積土增山曰封,爲墠祭地曰禪。《孝經緯》封於泰山,禪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禪以告太平。金泥銀繩,封以印璽。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七十餘封是也。

聚土曰封。《周禮·地官·冢人》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

培也。《吳語》封殖越國。《註》壅本曰封。

富厚也。《史記·貨殖傳》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

凡專利自私曰封。《詩·周頌》無封靡于爾邦。《禮·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鄭註》與民同財,不得障管也。

緘也。漢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謂之封事。

《前漢·平帝紀》諸乗傳者,持尺五木傳信,封以御史大夫印。

國名。《禮·明堂位》封父龜。《註》封父,國也。

州名。蒼梧郡地,隋爲封州。

姓。黃帝時有封鉅。

賁氏改封氏。

穿封,複姓。

土精。《白澤圖》物如小兒手,無指,名封。食之多力。

封豕,大豕名。

去聲。《廣韻》芳用切,音葑《書·蔡仲之命》往卽乃封。徐邈讀。

叶府良切,音方。《韓愈·李道古銘》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

【姚】

姚【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餘昭切,音遙。舜後也。《左傳·哀元年》少康逃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

美好貌。《荀子·非相篇》美麗姚冶。

州名。古滇池國,唐置姚州,今姚安府。

與遙同。《前漢·禮樂志》雜變會,雅聲遠姚。

與䌛通。《說苑·指武》美哉德乎,姚姚者乎。

《集韻》徒刀切,同桃。《春秋傳》周有頹叔姚子。

他弔切。同窕。《春秋傳》楚師輕姚。

弋笑切,音耀。票姚,勁疾貌。漢以名兵官。《前漢·霍去病傳》去病爲票姚校尉。《史記》作剽姚。《荀悅·漢紀》作票鷂。○按《唐人詩》用票姚,率作平聲。且攺票作嫖,尤屬舛謬。《正字通》因李杜詩攺入平聲,非。

【监】

監【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減平聲。《說文》臨下也。《徐曰》安居以臨下,監之也。《揚子·方言》察也。《廣韻》領也。《詩·小雅》何用不監。《箋》女何用爲職,不監察之。《禮·王制》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之國。《註》使佐方伯,領諸侯,監臨而督察之也。上監去聲,下監平聲。《周禮·天官·大宰之職》邦國立其監。《註》謂公侯伯子男,各監一國。《莊子·天運篇》監臨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韻府》攝也。《左傳·閔二年》君行則守,守曰監國。

《韻會小補》觀也。《魯語》長監于世。

監寐,猶寤寐也。《後漢·桓帝紀》監寐寤嘆。《註》言雖寢而不寐也。

雲氣臨日也。《周禮·春官》眂祲掌十煇之灋,四曰監。《疏》謂有赤雲氣在日旁,如冠珥。珥,卽耳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歲隂在寅,歲星居丑,正月晨出東方,名曰監德。

《唐韻》格懺切《集韻》《韻會》居懺切《正韻》古陷切,減去聲。義同。

《爾雅·釋詁》視也。《書·太甲》天監厥德,用集大命。《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官名。《史記·五帝紀》黃帝置左右監。

《唐書·百官志》官寺之別曰寺,曰監。

《韻會》牧苑及鹽鐵官所治皆曰監。

宦寺亦曰監。《史記·秦本紀》衞鞅因景監求見孝公。《註》監,奄人也。

姓。《風俗通》衞康叔爲連屬之監,其後氏焉。《史記·田齊世家》監止爲齊公相。《註》監,一作闞。

《韻會》通作鑑鍳。《書·酒誥》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班倢伃·自傷賦》女圖以鏡監。

監監,如金之監而明察也。《靈樞經》陽明之上監監然。

《集韻》苦濫切,音闞。地名,在東平郡。《史記·封禪書》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註》監,音闞。

《前漢·韋孟諫詩》我王如何,曾不斯覽。黃髮不近,胡不時監。監叶覽,覽音濫。

叶古嫌切,音蒹。《韓愈·子產頌》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六書正譌》从臨省聲,兼意。从血者,與與監皆从血,會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