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且逐稻粱肥

出自:宋代·苏颂《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拼音:[pái][huái][qiě,jū][zhú][dào][liáng][féi]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羽毛之美其类众,雉曰吐绶世尤重。
灵姿异禀来何方,有客携持自咸雍。
朱笼驯习绣墩调,珍贵不与常禽共。
庭前爱玩不能已,欲买未有千金俸。
一座嘉宾共诧夸,留连为倒春醪瓮。
送将题目与诗人,要待清才如屈宋。
斑斑赤质闹花纹,瓅瓅明珠络衣缝。
暖风晴日正间暇,绮翼丹趺时{上髟下东}忪。
垂胡两组锦舒张,约发双笄玉浮动。
倏忽披开叠胜文,蒙茸乱绾青丝综。
初疑瑞草衔鹘啄,又讶牦缨彯马鞚。
行縢赤芾交胫足,羽服袿衣曳霓蝀。
汉官绶{上艹下戾}何须染,郑公书带徒劳种。
引颈才盈尺寸间,镂彩盘绦无缺空。
未容俯近复卷收,顷刻无由发清哢。
向人顾盼虽无言,奋臆犹如将告控。
有生之乐贵得所,所乐山林殊市哄。
斥鷃飞翔本蓬蒿,鷾鸸社稷存梁栋。
不慕爰居享钟鼓,要逐凫鹥唼菰葑。
临流照影刷羽翰,朝飞求偶随群从。
十步一啄百步饮,乌用樊中久羁{左扌右穹}。
主人提挈诚厚恩,岂若郊原使间纵。
我闻章服以旌礼,物有等威须折衷。
鞶囊厉带最光华,宠锡或招三褫讼。
惟兹异类亦何知,被服文章安所用。
得非造化育群伦,美恶短长皆适中。
凡物有用固为灾,矫性伤生尤可痛。
介特一死古士挚,得时三嗅子路共。
晋室文裘或遭焚,羽山夏翟先修贡。
解颜亦取如皋获,离罦已入王诗讽。
旌旄甚盛见楚人,乐缀有数闻众仲。
嗟嗟才用既若斯,竄伏何由脱罗总。
今虽窘束苦笼槛,犹胜烹燖充调供。
徘徊且逐稻粱肥,莫厌庭除资好弄。
方今太平物遂性,异兽奇禽罢供奉。
庶民咸乐萃灵台,上苑虚开发云梦。
西雝既已翔振鹭,阿阁终当集灵凤。
佇见觚棱神爵栖,重歌蜀使碧鸡颂。
惟尔文华固异常,效祥荐祉宜飞羾。
近郊薮牧好游遨,应须一借扶摇送。

查看原文

注释

【徘徊】来回地走:他一个人在小路上徘徊了很久。
【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徘】

徘【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俳。《說文》本作裴。

【徊】

徊【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彷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淸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且】

且【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稻】

稻【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叶徒苟切。《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叶徒故切,音度。《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粱】

粱【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梁。《說文》米名也。《篇海》似粟而大,有黃靑白三種,又有赤黑色者。《韻會小補》粱,粟類,米之善者,五穀之長,今人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少也。《爾雅·釋草註》虋,赤粱粟。芑,白粱粟。《周禮·天官》犬宜粱。《疏》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故云犬宜粱。《廣志》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本草》白粱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有襄陽竹根者最佳。黃粱出靑、冀。《杜甫·贈衞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閒黃粱。《註》《本草》香美逾諸粱,俗呼竹根黃。

莠類曰粱。《爾雅·釋草》稂,童粱。《註》莠類。《疏》稂,一名童粱。《集韻》或作梁。

【肥】

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非切,音腓。《說文》多肉也。从肉从卪,會意。《徐曰》肉不可過多,故从卪寓戒。《禮·禮運》安之以樂,而不達于順,猶食而弗肥也。

《博雅》肥,盛也。

《廣韻》肥腯。《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詩·小雅》旣有肥牡,以速諸舅。《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

田有肥瘠。《書·禹貢厥田惟中中傳》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爲第五。

馬亦稱肥。《前漢·食貨志》冠蓋相望,乗堅策肥。

饒裕也。《易·遯卦》上九肥遯。《疏》肥,饒裕也。

幡名。《吳語》建肥胡。《註》肥胡,幡名。

鳥名。《山海經》英山有鳥焉,其名曰肥遺。

蛇名。《山海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皆毒蟲也。

水之初出同流者名肥。《爾雅·釋水》歸異出同流,肥。《疏》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海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

水名。《詩·衞風》我思肥泉。《疏》肥泉,是衞水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合肥。《註》屬九江郡。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侯蔡寅。《註》肥如,縣名,屬遼西。

國名。《左傳·昭十二年》秋八月壬午滅肥。《註》肥,白狄也。

姓。《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人名。季康子名肥。見《左傳·哀三年》。

《集韻》補美切,音秕。薄也。《列子·黃帝篇》口所偏肥,晉國黜之。《註》薄也。

水名。肥者,通作淝。《詩·衞風》我思肥泉。《釋文》肥,或作淝。

相关诗句
应须一借扶摇送 近郊薮牧好游遨 效祥荐祉宜飞羾 惟尔文华固异常 重歌蜀使碧鸡颂 佇见觚棱神爵栖 阿阁终当集灵凤 西雝既已翔振鹭 上苑虚开发云梦 庶民咸乐萃灵台 异兽奇禽罢供奉 方今太平物遂性 莫厌庭除资好弄 徘徊且逐稻粱肥 犹胜烹燖充调供 今虽窘束苦笼槛 竄伏何由脱罗总 嗟嗟才用既若斯 乐缀有数闻众仲 旌旄甚盛见楚人 离罦已入王诗讽 解颜亦取如皋获 羽山夏翟先修贡 晋室文裘或遭焚 得时三嗅子路共 介特一死古士挚 矫性伤生尤可痛 凡物有用固为灾 美恶短长皆适中 得非造化育群伦 被服文章安所用 惟兹异类亦何知 宠锡或招三褫讼 鞶囊厉带最光华 物有等威须折衷 我闻章服以旌礼 岂若郊原使间纵 主人提挈诚厚恩 乌用樊中久羁{左扌右穹} 十步一啄百步饮 朝飞求偶随群从 临流照影刷羽翰 要逐凫鹥唼菰葑 不慕爰居享钟鼓 鷾鸸社稷存梁栋 斥鷃飞翔本蓬蒿 所乐山林殊市哄 有生之乐贵得所 奋臆犹如将告控 向人顾盼虽无言 顷刻无由发清哢 未容俯近复卷收 镂彩盘绦无缺空 引颈才盈尺寸间 郑公书带徒劳种 汉官绶{上艹下戾}何须染 羽服袿衣曳霓蝀 行縢赤芾交胫足 又讶牦缨彯马鞚 初疑瑞草衔鹘啄 蒙茸乱绾青丝综 倏忽披开叠胜文 约发双笄玉浮动 垂胡两组锦舒张 绮翼丹趺时{上髟下东}忪 暖风晴日正间暇 瓅瓅明珠络衣缝 斑斑赤质闹花纹 要待清才如屈宋 送将题目与诗人 留连为倒春醪瓮 一座嘉宾共诧夸 欲买未有千金俸 庭前爱玩不能已 珍贵不与常禽共 朱笼驯习绣墩调 有客携持自咸雍 灵姿异禀来何方 雉曰吐绶世尤重 羽毛之美其类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