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江南云水客

出自:宋代·项安世《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拼音:[zhàng][fū,fú][jiāng][nán,nā][yún][shuǐ][kè]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
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
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
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
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
青齐百郡涴羶酪,无地可驷金狻猊。
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丈夫江南云水客,肯受蠛蠓幽瓶醯。
豹辞重雾气吞虎,犀脱九渊光骇鸡。
于湖故是髯奴壘,蝇棘岂堪高凤栖。
群仙竞乞紫霞佩,凡虎不断青云梯。
清都太微觐玉座,绿章读罢天为低。
英风爽气动瑶阙,消得君王羹鴃騠。
寿州属县董生里,小却去偃边城鞞。
一州茆竹变桑苧,淮流不尽青玻璃。
人言赐尽须一丈,不然尺二韩侯圭。
谁知尚欠峡山梦,清江万里随凫鹥。
吏民莫作太守看,天子命我苏旄倪。
新诗恰要好山助,嫩肋不劳萧斧斧批。
丁宁县令莫负弩,我有锦囊消一奚。
乌丝栏置铁钩锁,黄绢色摇金白虀。
姓名飞入玉宸殿,道山藏室烦吹藜。
诸公著意疏贾谊,更欲盛我西山西。
二年万事欲扫报,九重仰叩舒虹霓。
坐看珠宿丽责琐,旋见璧月升璇题。
太仓大农百橐净,雀鼠不敢窥糠粞。
凝香忽作兵卫想,归院拔吟花柳迷。
九霄回首睇江流,翼轸十万方儿啼。
耕田无牛种无水,小雨不肯成深泥。
下乡掘地贩菱藕,上乡种禾生稗稊。
殿前拜手别香案,臣与浊世施金篦。
玉皇颔首许西去,归来相待行沙堤。
高牙大纛出天邑,宝章玉篆司宸奎。
堂堂云汉六千里,一日四履归封提。
辕门下令唤诸将,膝行仰视马不嘶。
恩威日夜偏平楚,先声百驿傅幽蹊。
儿童齐歌父老泣,竹马鸠杖相扶携。
黑头元师我父母,夫耕妇馌争锄犁。
小儒拳足重拜,此岂有意希提撕。
囊中大字愿一献,丹书什袭藏青缇。
上言天远赤子穷,眼中籍籍狼牧羝。
法当炮剔去其毒,如食附子除皮脐。
次言民风自太古,讼缿不鸣清汗狴。
安平只可饵芝术,暝眩不劳施堇{左石右上免下比}。
下言楮币贱如土,破纸败墨难勾稽。
低昂失道百贷涌,铢撮等分须称提。
使君自有五色丸,丹砂玉屑调珠犀。
殷勤傥肯用溲渤,解后或可除痠{上疒下斯}。
只恐明时要医国,衮衣天上赋归兮。

查看原文

注释

【丈夫】1.男子。指成年男子。 2.男子。指男孩子。 3.妻称夫为丈夫。 4.犹言大丈夫。指有所作为的人。
【江南】1.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2.泛指长江以南。
【南云】1.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 2.指唐南霁云。
【云水】1.云与水。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4.河流名。在今广东省乐昌县南境。
【水客】1.船夫;渔夫。 2.旧指贩运货物的行商。 3.菱花的别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丈】

丈【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十尺曰丈。《前漢·律歷志》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

《左傳·昭三十二年》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疏》屬聚下役,課賦尺丈。

《哀元年》廣丈高倍。《註》壘厚一丈高二万。

《禮·曲禮》若非飮食之客,則布席,席閒函丈。《註》函,容也。

長老之稱。《易·師卦》師貞丈人吉。

朋友尊稱。《長編》富鄭公稱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

釋氏所居曰方丈。《杜甫詩》方丈渾連水。

《杜甫詩》百丈誰家上瀨船。《註》百丈,牽船篾也。《說文》从又持十。俗加點,非。《正譌》丈借爲扶行之杖。老人持杖,故曰丈人。別作杖,通。

【夫】

夫【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男子通稱。《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男女旣配曰夫婦。《易·家人》夫夫婦婦。

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妾曰如夫人。《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官名。《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販夫。《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執御行役曰僕夫。《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以我稱人曰夫夫。《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數名。《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姓。

息夫,複姓。

《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語端辭。《論語》夫仁者。

語已辭。《論語》如斯夫。

有所指之辭。《論語》夫二三子也。

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叶縛謀切,音浮。《蔡,歸之命也夫。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相关诗句
衮衣天上赋归兮 只恐明时要医国 解后或可除痠{上疒下斯} 殷勤傥肯用溲渤 丹砂玉屑调珠犀 使君自有五色丸 铢撮等分须称提 低昂失道百贷涌 破纸败墨难勾稽 下言楮币贱如土 暝眩不劳施堇{左石右上免下比} 安平只可饵芝术 讼缿不鸣清汗狴 次言民风自太古 如食附子除皮脐 法当炮剔去其毒 眼中籍籍狼牧羝 上言天远赤子穷 丹书什袭藏青缇 囊中大字愿一献 此岂有意希提撕 小儒拳足重拜 夫耕妇馌争锄犁 黑头元师我父母 竹马鸠杖相扶携 儿童齐歌父老泣 先声百驿傅幽蹊 恩威日夜偏平楚 膝行仰视马不嘶 辕门下令唤诸将 一日四履归封提 堂堂云汉六千里 宝章玉篆司宸奎 高牙大纛出天邑 归来相待行沙堤 玉皇颔首许西去 臣与浊世施金篦 殿前拜手别香案 上乡种禾生稗稊 下乡掘地贩菱藕 小雨不肯成深泥 耕田无牛种无水 翼轸十万方儿啼 九霄回首睇江流 归院拔吟花柳迷 凝香忽作兵卫想 雀鼠不敢窥糠粞 太仓大农百橐净 旋见璧月升璇题 坐看珠宿丽责琐 九重仰叩舒虹霓 二年万事欲扫报 更欲盛我西山西 诸公著意疏贾谊 道山藏室烦吹藜 姓名飞入玉宸殿 黄绢色摇金白虀 乌丝栏置铁钩锁 我有锦囊消一奚 丁宁县令莫负弩 嫩肋不劳萧斧斧批 新诗恰要好山助 天子命我苏旄倪 吏民莫作太守看 清江万里随凫鹥 谁知尚欠峡山梦 不然尺二韩侯圭 人言赐尽须一丈 淮流不尽青玻璃 一州茆竹变桑苧 小却去偃边城鞞 寿州属县董生里 消得君王羹鴃騠 英风爽气动瑶阙 绿章读罢天为低 清都太微觐玉座 凡虎不断青云梯 群仙竞乞紫霞佩 蝇棘岂堪高凤栖 于湖故是髯奴壘 犀脱九渊光骇鸡 豹辞重雾气吞虎 肯受蠛蠓幽瓶醯 丈夫江南云水客 仰见赤日东方隮 敖曹兄弟年正少 无地可驷金狻猊 青齐百郡涴羶酪 芳润衮衮生春畦 栽兰种玉一千顷 庞眉绣黼游金闺 共惟太尉安国侯 太岳廪廪卑凡黎 敬仲子孙尽鸾鹄 外间国子中高徯 百年梁柱出公族 金印斗大封全齐 鱼竿没浪豹韬出 晓占熊虎嬉磻溪 酆宫夜梦朱轮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