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有守兵

出自:宋代·王令《道士王元之以诗为赠多见哀勉因以古诗为答》

拼音:[sì][hǎi][yǒu,yòu][shǒu][bīng]

平仄:仄仄仄仄平

利剑不刺鼠,大钓不联鲕。
天昏白日沉,剑决浮云披。
地荡海水摇,钓引九鲸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为。
当其未效间,是亦铅与铍。
吾非小丈夫,胸中少翘奇。
少年嗜勇黠,跨压百雄低。
两眼皆豚羊,一腹千麃罴。
使气睨群辈,问今当我谁。
四海有守兵,谓予皆耻之。
左手将醢戎,右手期锄夷。
书足记姓名,剑亦弃不治。
不愿当世是,不羞群曹嗤。
曰富贵在我,又何有年时。
块视勒山功,芥拾封侯龟。
一日忽自悟,吾岂虔强儿。
旧闻有六经,条理两可师。
无不至圣人,有学中自隳。
勿遂谓不及,吾由未尝追。
好勇不好道,吾将自诛非,
浩乎如有年,茫乎其若思。
望禾如未获,专乎如有期。
夜或不记寝,昼或忘其饥。
不以儒自劫,不以庸自卑。
树而不可拔,山而不可移。
拒之不使杂,磨之不容疵。
孰为古之圣,孰为今之推。
孰远不可到,孰高不可訾。
置易功其难,力险肆自夷。
上自太古先,跂轩而望羲。
下至三代来,尧舜禹汤姬。
周公汲汲劳,仲尼皇皇疲。
轲况比踵游,雄俞磨肩驰。
或示我使向,或导我使随。
或凿我未开,或完我已亏。
或退而我引,或坠而我提。
或辅而我夹,或颠而我支。
或砭我赘疣,或膏我疮痍。
浴我挍我垢,酝我酿我醨。
计昔以较今,悮是而恨迷。
固知於圣贤,实辱再造私。
道远致力多,功大收效迟。
今而所存者,财一毛於皮。
苟曰成不成,我有罪未知。
如夫用不用,敢系天为辞。
若寒馁贫贱,此於我何居。
若夸毁誉訾,此其如予奚。
王君异学者,见我加嗟咨。
叙其念惜心,投以引勉诗。
语爱则然尔,独理似或遗。
辄自讼由来,强答非所宜。

查看原文

注释

【四海】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3.指全世界各处。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 6.神祇名。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有守】1.有操守﹐有节操。 2.有职守。
【守兵】驻防的军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四】

四【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

《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

《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海】

海【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集韻》或作。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守】

守【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首。《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視也,護也。《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註》防獸觸攫也。

《廣韻》主守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增韻》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獸。《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姓。《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叶式視切,音矢。《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叶雖遂切,音粹。《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有大志。

【兵】

兵【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丙平聲。《說文》械也。《增韻》戎器也。《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

執兵器從戎者曰兵。《禮·月令》命將帥選士厲兵。《周禮·夏官》中秋敎治兵。《廣韻》戎也。

擊敵曰兵之。《左傳·定十年》公會齊景公于夾谷,齊犁彌使萊人以兵劫公。孔子以公退,曰:士兵之。《註》命士官擊萊人也。

《禮·曲禮》死所殺者,謂爲兵也。

必良切,音浜。《詩·衞風》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史記·天官書》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白虎通》武王望羊,是謂攝揚。盱目,春秋足耀兵。與齡、纓爲韻。

《韻補》叶犇謨切,音逋。《道藏歌》解帶天皇寢,停駕高上兵。玉眞啓角節,翊衞自相扶。

相关诗句
强答非所宜 辄自讼由来 独理似或遗 语爱则然尔 投以引勉诗 叙其念惜心 见我加嗟咨 王君异学者 此其如予奚 若夸毁誉訾 此於我何居 若寒馁贫贱 敢系天为辞 如夫用不用 我有罪未知 苟曰成不成 财一毛於皮 今而所存者 功大收效迟 道远致力多 实辱再造私 固知於圣贤 悮是而恨迷 计昔以较今 酝我酿我醨 浴我挍我垢 或膏我疮痍 或砭我赘疣 或颠而我支 或辅而我夹 或坠而我提 或退而我引 或完我已亏 或凿我未开 或导我使随 或示我使向 雄俞磨肩驰 轲况比踵游 仲尼皇皇疲 周公汲汲劳 尧舜禹汤姬 下至三代来 跂轩而望羲 上自太古先 力险肆自夷 置易功其难 孰高不可訾 孰远不可到 孰为今之推 孰为古之圣 磨之不容疵 拒之不使杂 山而不可移 树而不可拔 不以庸自卑 不以儒自劫 昼或忘其饥 夜或不记寝 专乎如有期 望禾如未获 茫乎其若思 浩乎如有年 吾将自诛非 好勇不好道 吾由未尝追 勿遂谓不及 有学中自隳 无不至圣人 条理两可师 旧闻有六经 吾岂虔强儿 一日忽自悟 芥拾封侯龟 块视勒山功 又何有年时 曰富贵在我 不羞群曹嗤 不愿当世是 剑亦弃不治 书足记姓名 右手期锄夷 左手将醢戎 谓予皆耻之 四海有守兵 问今当我谁 使气睨群辈 一腹千麃罴 两眼皆豚羊 跨压百雄低 少年嗜勇黠 胸中少翘奇 吾非小丈夫 是亦铅与铍 当其未效间 安得易用为 固其用不常 钓引九鲸縻 地荡海水摇 剑决浮云披 天昏白日沉 大钓不联鲕 利剑不刺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