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胜诛鉏

出自:宋代·石介《宋颂九首·金陵》

拼音:[qǐ,kǎi][shèng][zhū][chú]

平仄:仄仄平平

帝赫斯怒,王师徐驱。
蕞尔蝼蚁,岂胜诛鉏
哀哀穷俘,爱叫以呼。
归于京师,燀哉圣谟。

查看原文

注释

【诛鉏】见"诛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诛】

誅【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法志》征暴誅悖,治之威也。《莊子·庚桑楚》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爲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誅之。

《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周禮·秋官·司烜氏》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爲明竁焉。《註》鄭司農云:屋誅,謂夷三族。

《易·雜卦》明夷誅也。《註》誅,傷也。

《晉語》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玉篇》罰也。《禮·曲禮》以足蹙路馬芻有誅,齒路馬有誅。《註》誅,罰也。

《類篇》責也。《左傳·襄三十一年》誅求無時。《註》誅,責也。《周禮·天官·大宰》誅以馭其過。《疏》人有過失,非故爲之者,則以言語責讓之。

翦除也。《晉語》故以惠誅怨。《註》誅,除也。《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詩》傍此煙霞茅可誅。《正字通》翦茅爲屋。借用誅字。

叶之由切,音周。《華覈·自責文》不敢違敕,懼速罪誅,冒承詔命,魂逝形留。

叶株遇切,株去聲。《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高受滅家之誅,前車已覆,襲軌而騖。

【鉏】

鉏【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士魚切《集韻》《韻會》牀魚切,同鋤。《說文》立薅所用也。从金且聲。《釋文》助也。去穢助苗也。《前漢·賈誼傳》秦人借父耰鉏,慮有德色。

治田也。《前漢·劉章耕田歌》非其種者,鉏而去之。

《兒寬傳》帶經而鉏。

《廣韻》誅也。《韓詩外傳》凌轢無罪之民,成威于閭巷之閒者,衆之所誅鋤也。

地名。《晉語》賜公南陽陽樊溫原州,陘絺鉏欑茅之田。《左傳·成四年》鄭伯伐許,取鉏任冷敦之田。

《哀二十五年》請適城鉏。《註》城鉏,宋邑。《後漢·郡國志》東郡有鉏城。

鳥名。《爾雅·釋鳥》鷺,舂鉏。《註》白鷺也。一名舂鉏。

姓。《左傳·宣二年》鉏麑。《註》晉之力士。

人名。《左傳·莊十六年》刖强鉏。

《僖二十四年》鄭大夫孔將鉏。《史記·齊世家》故從犂鉏之計。《左傳》作犂彌。

《集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周禮·春官·司巫蒩館註》蒩,讀爲鉏。鉏,藉也,館神所止也。《釋文》鉏,子都反。

《集韻》詳余切,音徐。人名。《左傳·成十八年》西鉏吾。《註》宋大夫。《釋文》鉏,仕居反,徐在居反。

國名。《左傳·襄四年》后羿自鉏遷于窮石。《註》鉏羿,本國名。《釋文》鉏,仕居反。

《集韻》鋤加切,音茬。鉏牙,物傍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註》二璋,皆有鉏牙之飾。《釋文》鉏,側魚反,沈讀徐加反。

《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音齟。鉏鋙,相距貌。《楚辭·九辯》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註》鉏,牀舉反。

《集韻》牀據切,音助。與耡同。籍稅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