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成兴尽诗未笔

出自:明代·祝允明《王右丞山水真迹歌》

拼音:[tú][chéng][xīng,xìng][jìn,jǐn][shī][wèi][bǐ]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生烟漠漠中有树,树外田家几家住。
重峦复坞随不断,茅舍时时若菌附。
两人并向鱼梁涉,一鸟遥从翠微度。
行云淡映荒水陂,似有斜阳带微昫。
傍筿白沙明,青林滃沉雾。
乍明乍晦景万变,想当夏尽秋初处。
石墙短缘隈,隈水浅萦回。
宽平一亩敞层屋,板扉犬卧无人开。
书堂树深昼寂寂,主人应是王摩诘。
清晨骑鹿看田出,行过柴沜日向夕。
会招高適与裴迪,共赋辋川佳事毕,图成兴尽诗未笔

查看原文

字义

【图】

圖【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

《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强弱處。

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浮圖,佛敎也。

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叶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成】

成【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釋名》成,盛也。

《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盆成,陽成,皆複姓。

《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兴】

興【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正韻》。《爾雅·釋言》興,起也。《詩·小雅》夙興夜寐。《禮·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註》興,謂起在位也。

《廣韻》盛也。《詩·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興。《箋》興,盛也。

《五音集韻》舉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註》興,猶舉也。

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功,末應將興。《註》興,猶動也。

《詩·大雅》興迷亂于政。《箋》興,猶尊尚也。

《周禮·地官·旅師》頒其興積。《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

《司稼》平其興。《註》所徵賦。

州名。《五音集韻》漢置武都郡,魏立東西州。梁爲興州,因武興山而名。

縣名。《李顒·涉湖詩》旋經義興境。

殿名。《張衡·西京賦》龍興含章。《註》龍興,殿名。

姓。《姓譜》漢濟陰王,謁者興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應切,音嬹。《集韻》象也。

《韻會》比興。《增韻》興,况意思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詁》興者,感物而發,如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類。

《正韻》悅也。《禮·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註》興之言喜也。《殷仲文詩》獨有淸秋日,能使高興盡。

《正韻》許刃切,音釁。《禮·文王世子》旣興器用幣。《釋文》音同釁。

《韻補》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重。重平聲。

叶虛良切,音香。《徐幹·雜詩》沈隂增憂愁,憂愁爲誰興。念與君相別,乃在天一方。《潘乾》實天生德,有漢將興。子子孫孫,俾爾熾昌。

叶丘侵切,音欽。《詩·大雅》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笔】

笔【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