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敢辱均茵

出自:宋代·罗荣祖《答招隐》

拼音:[yú][gǎn][rǔ][jūn][y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荡荡唐尧德,乃有箕山臣。
巍巍周武功,不乏采薇人。
四皓自躭洛,两龚岂避新。
并介实天性,离奇非世珍。
君虽羞独割,余敢辱均茵
东臯足舒啸,南亩可充囷。
弗罫圣人网,常期鸥鸟亲。

查看原文

字义

【余】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敢】

敢【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上下相付持也。隷變作敢。《書·益稷》誰敢不讓,敢不敬應。

《盤庚》敢恭生生。《疏》有人果敢奉用進進於善言,好善不倦也。

《儀禮·士虞禮》敢用絜牲剛鬣。《註》敢,冒昧之辭。《疏》凡言敢者,皆是以觸尊,不自明之意。

《博雅》敢,衂也。《廣韻》勇也,犯也。《增韻》忍爲也。

【辱】

辱【酉集下】【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蓐。《廣韻》恥也。《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汙也。《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屈也。《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僇也。《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姓,見《姓苑》。

【均】

均【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正韻》規倫切,音鈞。《說文》平也。《詩·小推》大夫不均。《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法,均齊天下之政。《春官》軍禮有五二日大均之禮,恤衆也。

調也。《詩·小雅》六轡旣均。

徧也。《易·說卦》坤爲均。《莊子·寓言篇》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循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天子設四代之學,曰成均,見《禮·文王世子註》。

造瓦之具,旋轉者也。董仲舒曰:泥之在均,惟甄者之所爲。

樂器。《禮·樂記》樂所以立均。《尚書疏》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後漢·律歷志》冬夏至,八音,聽五均。《註》均,長七尺,繫以絲,以節樂音。

均服,戎服也。《左傳·僖五年》均服振振。亦作袀。

地名。均,古麇國,在襄陽。《唐書·中宗紀》嗣聖元年,太后遷帝房州。

遷于均。

《集韻》王問切《正韻》禹慍切,音韻。《說文先訓》古無韻字,均卽韻也。

與專切,音沿。《史記·夏本紀》均河海,通淮泗。《鄭元曰》均讀沿。

叶古頑切,音鰥。《韓愈·孟郊失子詩》問天生下人,薄厚胡不均。夫曰天地人,由來不相關。

通作鈞。《書·泰誓》厥罪惟鈞。

或作旬。《禮·內則》旬而見。《周禮·地官》均人公旬用三日。《註》均古通旬。別作。

【茵】

茵【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於眞切,音因。《說文》車重席。《詩·秦風》文茵暢轂。《註》文茵,虎皮也。《前漢·丙吉傳》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註》茵,蓐也。

《班固·西都賦》乗茵步輦。《漢儀註》皇后、婕妤乗輦,餘者以茵,四人對舉四角,輿而行也。

《本草》茵蔯,蒿。《註》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因陳。《杜甫詩》茵蔯春藕香。

茵芋,藥名。茵蓐。或作鞇。《集韻》亦作箇,通作絪、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