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他勿交涉

出自:唐代·贯休《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拼音:[gòng,gōng][tā][wù][jiāo][shè]

平仄:平平仄平仄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獮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查看原文

注释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办~ㄧ你去~一下,看能不能提前交货。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他】

他【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玉篇》誰也。

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集韻》唐佐切,同䭾。亦畜負物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勿】

勿【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通作物。《周禮·春官·司常》九旗雜帛爲物。

《玉篇》非也。《廣韻》無也。《增韻》毋也。《韻會》莫也。《通志》勿,州里之旗也。而爲勿不之勿,借同音,不借義。《論語》非禮勿視。《朱註》勿者,禁止之辭。

《韻會》愨愛貌。《禮·祭義》勿勿諸其欲其饗之也。《註》猶勉勉也。

《六書正譌》事物之物,本只此字,後人加牛以別之。

《顏氏家訓篇》書翰稱勿勿,不知所由。或妄言此匆匆之殘缺者。及考《說文》乃知怱遽者稱爲勿勿。《東觀餘論》今俗勿中加點作匆,爲怱遽字,彌失眞矣。

《正韻》莫勃切,音沒。掃塵也。《禮·曲禮》䘏勿驅塵。

【交】

交【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䢒《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涉】

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徒行厲水也。《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經也。《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大涉,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縣名。《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姓。《左傳》有涉佗。

《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音跕。與喋同。血流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