叅语东厢边

出自:宋代·晁公溯《薛郎远以颂为寿句法崛奇读之喜甚赋比为谢》

拼音:[cān,shēn,cēn,sān][yǔ,yù][dōng][xiāng][biān]

平仄:平仄平平平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
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
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
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生朝远寿我,细字书满笺。
手追满澳诗,句法两汉前。
念昔昌黎公,尝赋猛虎篇。
南纪通古学,已难与并传。
况堕牛李中,百代莫洗湔。
开尊笑谓妇,举酒属青天。
愈也殆我愧,庶几太史迁。
更看敞夫人,叅语东厢边

查看原文

注释

【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叅】

叅【子集下】【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正韻》倉含切,音驂。《廣韻》參俗作叅。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厢】

廂【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箱。《說文》廊也。《玉篇》東西序也。《史記·周昌傳》呂后側耳於東廂聽。《註》殿東堂也。索隱曰:正寢之東西室,皆號曰廂,言似箱篋之形。

通作箱。《儀禮·公食大夫禮》公揖退于箱。

【边】

邊【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