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晓冒五更霜

出自:宋代·张耒《至日有感》

拼音:[pī][qiú][xiǎo][mào,mò][wǔ][gēng,gèng][shuā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前年至日在何处,寒事萧萧客许昌。
乞火夜温行客酒,披裘晓冒五更霜
暮投阳翟荒凉驿,正见人家灯火光。
饥马卧嘶毛瑟缩,羸童晓对色苍茫。
二年旅宦孤村僻,东望归心洛水长。
佳节几逢长索寞,我生何事苦凄凉。
更无宾客青山满,只有风霜老树苍。
昭代宁须厌留滞,冯公白首任为郎。

查看原文

注释

【披裘】1.汉严光少时与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及刘秀称帝,隐居不出。刘秀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刘秀估计他就是严光,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2.见"披裘负薪"。
【五更】1.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2.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 3.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披】

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翍《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音鈹。《說文》从旁持曰披。

《廣韻》開也。《史記·帝舜紀》披九山,通九澤。《前漢·鄒陽傳》披心腹,見情素。《韓愈·進學解》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增韻》分也,散也。《左傳·昭五年》又披其邑。《註》析也。《揚子·方言》廝披,散也。東齊聲破曰廝,器破曰披。

荷衣曰披。

《正韻》篇夷切,音紕。義同。

《唐韻》《廣韻》匹靡切《集韻》《韻會》普靡切,音㱟。裂也。《史記·范睢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灌夫傳》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註》披,分拆也。疋彼反。

披靡,震伏貌。《前漢·項籍傳》羽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正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集韻》《類篇》《韻會》彼義切,音賁。《禮·檀弓》孔子之喪設披。《註》披,柩行夾引棺者。《疏》設之於旁,所以備傾虧也。《周禮·夏官·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疏》披者,車兩旁使人持之,若四馬六轡然。

《正韻》兵媚切,音祕。義同。

《集韻》平義切,音被。亦散也。

《正韻》普駕切,音怕。亦開也。

叶普禾切,音坡。《劉邵·趙都賦》布濩中林,緣延陵阿。從風發曜,倚靡雲披。

【裘】

裘【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玉篇》皮衣也。《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披裘公,人名。《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菟裘,地名。《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在梁父縣南。

裘氏,亭名。《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姓。《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韻補》渠之切,叶音其。《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說文》作。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冒】

冒【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耄。《說文》蒙而前也。从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前漢·翟方進傳》冒濁苟容。《註》師古曰:貪蔽也。《食貨志》舉陵夷廉恥相冒。《註》冒,蔽也。

假稱曰冒。《前漢·衞靑傳》冒姓衞氏。《註》冒爲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

所以覆其首。《前漢·雋不疑傳》著黃冒。

《玉篇》覆也,食巾也。

與媢通。《正韻》忌也。《書·秦誓》冒嫉以惡之。

通作瑁。《周禮·春官》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註》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天下也。

《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黙。《增韻》貪也。《左傳·昭三十一年》貪冒之民。

犯也。《前漢·衞靑傳》直冒漢圍。

單于名。《史記·匈奴傳》及冒頓立,攻破月氏。

《集韻》《正韻》莫佩切,音妹。《前漢·司馬相如傳》毒冒鼈黿。《註》毒音代,冒音妹。《韻會》龜屬。身似龜,首尾如鸚鵡,甲有文。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霜】

霜【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

姓。見《姓苑》。

《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