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

出自:明代·李东阳《长江行》

拼音:[qiān][liú][wàn,mò][pài][suǒ][suǒ][bù,fǒu][zú][shù,shǔ,shuò]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
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
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
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
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遂使后土东南偏。
女娲补天不补地,山崩谷罅漏百川。
有崇之叟狂而颠,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
帝赫怒,罚乃罪。
神禹来,乘四载。
驱大章,走竖亥。
黄龙夹舟稳不惊,直送驰波到东海。
朝离巴峡暮洞庭,九派却转浔阳城。
萦纡南徐万余里,更万余里通蓬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下,其大如股空纵横。
长游清济出中境,曷敢南向争权衡。
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虽有吐纳无亏盈。
下亘厚地,上摩高空。
日月出没,蛟龙所宫。
奇形异态,不可以物象,但见变化无终穷。
或如重胎抱混沌,或如颢气开穹窿。
或如织女拖素练,或如天马驰风鬃。
空山怒哮饱后虎,巨壑下饮渴死虹。
或如轩辕铸九鼎,大冶鼓动洪垆风。
或如夸父逐三足,曳杖狂走无西东。
或如甲兵宵驰,聚啸满山谷。
或如神鬼昼露,万象出入虚无中。
吁嗟乎长江!胡为若兹雄,人不识,无乃造化之奇功。
天开九州,十有二山。
南北并峙,江流其间。
尧舜都冀方,三苗尚为顽。
魏帝倚天叹,征吴但空还。
吁嗟乎长江!其险不可攀。
古来英雄必南骛,我祖开基自江渡。
古来建国惟中原,我宗坐制东南藩。
如知天险不足恃,惟有圣德可以通乾坤。
长江来,自西极,包人寰,环帝宅。
我来何为。为观国。
泛吴涛,航楚泽。
笑张骞,悲祖逖。
壮神功,歌圣德。
圣德浩荡如江波,千秋万岁同山河。
而我无才竟若何,吁嗟乎,聊为击节长江歌。

查看原文

注释

【琐琐】1.亦作"璅璅"。 2.犹惢惢,疑虑不定。 3.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 4.形容事情细小,不重要。 5.形容声音细碎。 6.絮聒,多言貌。
【不足】1.不充足,不够。 2.不可,不能。 3.不值得,不必。 4.不难。 5.犹不尽。 6.犹不致。
【足数】1.实足的数额。 2.犹作数,算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派】

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匹卦切《集韻》《韻會》普卦切,。《說文》別水也。一曰水分流也。《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博雅》水自汾出爲派。

《集韻》卜卦切,音。谷名,在安邑。

莫獲切,音麥。泉潛通也。

《韻補》叶滂佩切,音配。《歐陽修·病暑賦》覽星辰之浮沒,視日月之隂蔽。披閶闔之淸風,飮黃流之巨派。

叶普駕切,音怕。《呂溫勳臣贊》河出昆侖,來潤中夏。連山合沓,橫擁其派。或作泒,非。泒音孤,水名。

【琐】

瑣【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蘇果切《集韻》《韻會》損果切,。《說文》玉聲。

《正韻》玉屑。

《韻會》細也,小也。《荀子·非十二子篇註》爲奸細之行曰瑣。《前漢·司馬相如傳》豈特委瑣握,拘文牽俗。《仲長統·述志詩》古來繚繞,委曲如瑣。

《詩·衞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傳》瑣尾,少好之貌。

《韻會》瑣瑣,繁碎猥屑貌。《爾雅·釋言》瑣瑣,小也。《註》才器細陋。《易·旅卦》旅瑣瑣。《疏》瑣瑣,細小賤之貌。《詩·小雅》瑣瑣姻婭,則無膴仕。《傳》瑣瑣,小貌。

《博雅》瑣,連也。

地名。《左傳·襄十一年》諸侯之師次于瑣。《註》縣西有瑣侯亭。

《韻會》靑瑣,門名。漢制給事黃門之職,日暮入,對靑瑣門拜,名曰夕郎。《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註》瑣,門鏤也。文如連瑣,楚王之省閣也。一云靈神之所在也。瑣門有靑瑣也。《前漢·元后傳》僭上赤墀靑瑣。《註》以靑畫戸邊鏤中,天子制也。如淳曰:門楣格再重,如人衣領,再重裹者靑,名曰靑瑣,天子門制也。師古曰:靑瑣者,刻爲連鎖文,而以靑塗之也。

《韻會》凡物刻鏤罥結交加爲連瑣文者,皆曰瑣。非特門鏤也。《左思·吳都賦》畢䍐瑣結。

邊瑣。《前漢·丙吉傳》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註》瑣,錄也。《蘇軾詩》論兵臨老付邊瑣。

地名。《春秋·成十二年》公會晉侯衞侯于瑣澤。

姓。《正字通》宋政和進士瑣政。

人名。《禮·檀弓》縣子瑣曰。《註》瑣,縣子名。

《韻會》或作璅。《晉書·習鑿齒傳》璅璅當流離。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足】

足【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疋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

《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

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

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

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

《廣韻》子句切《集韻》遵遇切《韻會》子遇切《正韻》將豫切,音沮。《論語》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謂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傳》過也。《揚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時,苗足本。《註》足,猶擁也。

《廣韻》添物也。《類篇》益也。《前漢·五行志》不待臣音,復讇而足。

《韻補》叶子悉切。《易林》欲飛無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爲賊。

【数】

數【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所矩切《集韻》爽主切,音籔。《說文》計也。《易·說卦》數往者順。《詩·小雅》心焉數之。《禮·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

《博雅》責也。《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註》責數其罪。

《集韻》阻切,音所。義同。

《廣韻》色句切《集韻》《韻會》《正韻》雙遇切,禮命之多少。

《繫辭》極數知來之謂占。《疏》蓍策之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疏》天之曆運之數。《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常以治數。《註》治數,每事多少異也。《後漢·律曆志》隷首作數。《註》隷首,黃帝之臣。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頻數也。《禮·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

《爾雅·釋詁》數,疾也。《疏》皆謂急疾也。

《集韻》蘇谷切,音速。《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聲之誤也。《史記·賈生傳》淹數之度兮,語余其期。《註》徐廣曰:數,速也。

《集韻》《韻會》趨玉切,音促。細也。《孟子》數罟不入洿池。《趙岐註》密細之網。

《集韻》聳取切,音繏。數數,猶汲汲也。

所錄切,松入聲。汲水疾也。《莊子·天地篇》數如泆湯。

所六切,音縮。數數,迫促意。

仕角切,音浞。促也。

《韻補》叶先奏切。《陸機·宣猷堂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體輝重光,承規景數。

相关诗句
聊为击节长江歌 吁嗟乎 而我无才竟若何 千秋万岁同山河 圣德浩荡如江波 歌圣德 壮神功 悲祖逖 笑张骞 航楚泽 泛吴涛 为观国 我来何为 环帝宅 包人寰 自西极 长江来 惟有圣德可以通乾坤 如知天险不足恃 我宗坐制东南藩 古来建国惟中原 我祖开基自江渡 古来英雄必南骛 其险不可攀 吁嗟乎长江 征吴但空还 魏帝倚天叹 三苗尚为顽 尧舜都冀方 江流其间 南北并峙 十有二山 天开九州 无乃造化之奇功 人不识 胡为若兹雄 吁嗟乎长江 万象出入虚无中 或如神鬼昼露 聚啸满山谷 或如甲兵宵驰 曳杖狂走无西东 或如夸父逐三足 大冶鼓动洪垆风 或如轩辕铸九鼎 巨壑下饮渴死虹 空山怒哮饱后虎 或如天马驰风鬃 或如织女拖素练 或如颢气开穹窿 或如重胎抱混沌 但见变化无终穷 不可以物象 奇形异态 蛟龙所宫 日月出没 上摩高空 下亘厚地 虽有吐纳无亏盈 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 曷敢南向争权衡 长游清济出中境 其大如股空纵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下 更万余里通蓬瀛 萦纡南徐万余里 九派却转浔阳城 朝离巴峡暮洞庭 直送驰波到东海 黄龙夹舟稳不惊 走竖亥 驱大章 乘四载 神禹来 罚乃罪 帝赫怒 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 有崇之叟狂而颠 山崩谷罅漏百川 女娲补天不补地 遂使后土东南偏 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 直与天地相周旋 帝遣长江作南渎 五岳四渎皆森然 天开地辟万物茁 吹破鸿蒙天 长风一万里 奔流直下岷山巅 大江西来是何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