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翁仓皇问以弓

出自:宋代·张耒《八盗》

拼音:[zhǔ][wēng][cāng][huáng][wèn][yǐ][gōng]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挟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宁循白马。
袁村饮酒呼主翁,主翁仓皇问以弓
朝饭南山民献彘,主人赠刀其姓李。
道逢两夫捕鹰隼,胁之以威使从己。
晚投民居迫之馈,坐有三夫愿从事。
其徒新故十有三,驱使两夫前探伺。
谍知小水无徼巡,弯弓长呼苍市门。
传声市人恣诱胁,扰扰坐致几千人。
一盗登床坐而视,四盗执兵环以卫。
八夫露刃入民居,敛聚金珠致之帅。
搜罗抉剔凡八户,淫污妇女累其主。
烹羊致酒来纷纷,钱币满前随赐与。
一盗扬声集市人,我怜市人常苦贫。
居民积财尚余羡,恣尔攫取舍无嗔。
市人听令喜且舞,肩负囊担谁复数。
须臾散去闾里空,犬逝鸡逃无敢语。
八盗连谋诏其五,为我鸣金南取路。
人闻金声谓盗南,八盗西驰下山去。
长吏飞书呵有司,坐欲捕获如吾期。
洛阳大牓如匹帛,一百万钱赏能获。
一朝两卒扣吾门,自言有密人不闻。
我知小鼠群偷地,二盗今居洛之涘。
立呼吏兵给戈弩,期以朝擒夜驰去。
可怜鼠子不知逃,犹复持矛起相拒。
一士挥刀身首离,复取傍盗如携儿。
八夫获二亡其六,尽取党人付诸狱。

查看原文

注释

【主翁】1.犹主人。与"客人"相对。 2.犹主人。与"仆人"相对。
【仓皇】也作“仓黄”、“苍黄”、“仓惶”。匆忙而慌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主】

主【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主父,複姓。

《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翁】

翁【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

《玉篇》飛貌。

《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

《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

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

《集韻》《正韻》。《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

《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風塵有憂哀,隕我白鬢翁。

《玉篇》或作。

【仓】

倉【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仺《唐韻》七岡切《集韻》千岡切,音蒼。《說文》穀藏也。《國策註》圓曰囷,方曰倉。《詩·小雅》乃求千斯倉。《禮·月令》季秋,命冢宰舉五穀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

官名。《周禮·地官》倉人掌粟入之藏。

倉卒,悤遽貌。《杜甫·送鄭虔詩》倉皇已就長途往。

姓。周倉葛。

與蒼通。《禮·月令》駕倉龍。《前漢·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與臓通。五倉,五臟也。《前漢·谷永傳》成帝曰:化色五倉之術,皆左道以欺妄。

與滄通。《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與桑通。亢倉子,亦作庚桑子。

《集韻》楚亮切,借作愴。《詩·大雅》倉兄塡兮。

【皇】

皇【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胡光切,音黃。《說文》大也。《風俗通》天也。《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湯誥》惟皇上帝。《傳》皇,大。上帝,天也。

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有天下者之通稱。《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號也。號之爲皇者,煌煌人莫違也。《書·呂》皇帝淸問下民。《詩·大雅》皇王維辟。《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蔡邕·獨斷》皇帝,至尊之稱也。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堯,舜稱帝。夏,殷,周稱王。秦幷以爲號,漢因之不改。《前漢·高帝紀》漢王卽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爲太上皇。《註》太上,極尊之稱。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冶國,故不言帝。《明制》太子稱皇,諸王以下不稱皇,皇族各戚屬宗人府掌之。

《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宋史·眞宗紀》祥符五年,親祀玉皇於朝元殿。《註》玉皇,天帝聖號。

《鴻苞博蒐》佛一稱覺皇。

《博雅》美也。《詩·大雅》思皇多士。

《爾雅·釋言》皇正也。《詩·豳風》四國是皇。

莊盛也。《儀禮·聘禮》賔入門皇。

美盛貌。《詩·大雅》穆穆皇皇。

猶煌煌也。《詩·小雅》皇皇者華。《爾雅·釋言》皇,華也。《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猶熒熒也。《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猶栖栖也。《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於皇,歎美辭。《詩·周頌》於皇來牟。《註》於,音烏。

聿皇,疾貌。《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遹皇,往來貌。《張衡·思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冠名。上畫羽飾也。《禮·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屏風名。王坐所置也。《周禮·天官》掌次設皇邸。

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周禮·地官》舞師掌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註》皇或爲䍿。

鳳皇,靈鳥也。《書·益稷》鳳皇來儀。《傳》雄曰鳳,雌曰皇。皇,通作凰。《集韻》亦作䳨。

《爾雅·釋鳥疏》皇,一名黃鳥。俗呼爲黃離留。

《爾雅·釋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麥子,如彫胡米,生廢田中。

《埤雅》驪馬黃白曰皇。《詩·豳風》皇駁其馬。

星名。《前漢·天文志》歲星,十月出,名天皇。

國皇星,大而赤。

餘皇,舟名。《左傳·昭十七年》楚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俗作艅艎。

矞皇,神名。《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史記》作潏湟。

冢前闕曰皇。《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寢門闕曰皇。《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室無四壁曰皇。《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博雅》作堭,非。

㵎名。《詩·大雅》夾其皇㵎。

山水名。《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

姓。《左傳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孫以皇爲氏。

皇甫,複姓。

《諡法》靖民則法曰皇。

與遑偟徨通。《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詩·小雅》作遑。《爾雅·釋訓》作偟,暇也。《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正韻》戸廣切,黃上聲。《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詩·魯頌》烝烝皇皇。《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說文》本从自,始也。《徐曰》自,從也。故爲始也。今省作白。

【问】

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弓】

弓【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