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馨散地椒

出自:元代·王逢《览周左丞伯温壬辰岁拜御史扈从集感旧伤今敬》

拼音:[dān][xīn][sàn,sǎn][dì,de][jiāo]

平仄:平平仄仄平

华夷今代壹,畿甸上京遥。
游豫寻常度,恬熙属累朝。
六飞龙夹日,独角豸昂霄。
御史箴何忝,贤臣颂早超。
咨诹新境俗,观采众风谣。
文用弥邦典,忠惟振宪条。
执徐当景运,仲吕浸炎歊。
愠解民心结,烦除圣念焦。
雨工趋汛扫,市令薄征徭。
大口欢移跸,庸关肃卫刁。
缙云峰立晓,芗月水涵宵。
徼道臣臣俊,清尘骑骑骁。
豹沄严御鞫,驼象妥銮镳。
仪仗真如画,车徒不敢嚣。
侏言来部落,皮币贽荒要。
岳牧恭迎舜,封人愿祝尧。
六宫程缓缓,列寺思飘飘。
丝袅双行鞚,璆鸣杂佩瑶。
宝钿榆荚小,锦罽草花娇。
绣袄珠甿络,香鬟玉步摇。
婕妤辞并载,王母会频邀。
拾翠深沙岭,梯虹复涧桥。
天长躔北日,斗近建南杓。
珍味高陀鼠,丹馨散地椒
庐儿分逐兔,土屋竞停雕。
白貉衣温座,黄羊酪冻瓢。
桓城金合沓,滦阙紫嶕峣。
社稷尊王统,山河固庙祧。
明明神爽降,秩秩礼文饶。
宠遂光幽朔,畋同阅狝苗。
蹛林酺已举,款塞福皆徼。
棕殿三呼岁,枫墀九奏箫。
祝融回酷暑,少昊戒灵飚。
旧制先回垞,良辰次起轺。
谢恩多帝胄,纪实得台僚。
至治音俱雅,于皇德孔昭。
相如惭禅议,谋父感祈招。
蕞尔蕲兴祲,纷然颖煽妖。
漕输横蜃鳄,衡祀缺勍萧。
边警初传箭,军容半珥貂。
荐添烽堠迫,有甚火云骄。
衮服中垂拱,微垣外寂寥。
几多遗鹤发,曾共望鸡翘。
二洛遄通晋,三韩复入辽。
不无双国士,正赖一嫖姚。
求剑舟难刻,更弦瑟好调。
扶颠须砥柱,拨乱岂刍荛。
戎幕辞巢父,诗坛老伍乔。
式瞻阿阁凤,驯止泮林鸮。
并论公殊迹,吾知迈董菼。

查看原文

注释

【散地】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李筌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何延锡注:"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
【地椒】我国北方的一种蔓生草本植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丹】

丹【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爲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卽朱砂也。

道家以烹鼎金石爲外丹,吐故納新爲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註》八者:朱砂,雄黃,空靑,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以朱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赤心無僞曰丹。《謝朓詩》旣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丹陽,郡名。漢武帝攺鄣郡爲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崔豹古今註》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爲南方之極也。

丹丹,國名。見《南史》。

《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竊丹,鳥名。爲九鳳之一。

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叶都懸切,音顚。《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輧軒。淸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說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靑彤雘等字从此。

【馨】

馨【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呼。《玉篇》香遠聞也。《書·酒誥》黍稷非馨,明德維馨。《詩·大雅》爾殽旣馨。

《周頌》有椒其馨。《楚辭·九歌》折芳馨兮遺所思。《韓愈·答張徹詩》寒狖酸骨怨,怪花醉䰟馨。

《集韻》虛映切,音釁。晉人以爲語助。《晉書·王衍傳》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世說新語》王朗之雪中詣王螭,持其臂。螭曰:冷如鬼手馨,强來捉人臂。《通雅》寧寧馨,此呼語辭,今讀能亨,亦云那,向有平去二音,可平可仄,古人多假借字也。

【散】

散【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㪔,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䴴散。

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椒】

椒【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卽消切《集韻》《正韻》兹消切,。《爾雅·釋木》椒榝醜莍。《註》莍萸子聚生成房貌。《疏》椒者,榝之類,實皆有莍彙自裹。《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升。《陸疏》聊,語助也。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今成臯山中有椒,謂之竹葉椒。東海諸島亦有椒樹,子長而不圓,味似橘皮,島上獐、鹿食此,肉作椒橘香。

《漢官儀》皇后以椒塗壁,稱椒房,取其溫也。《桓子·新論》董賢女弟爲昭儀,居舍號椒風。

《荀子·禮論》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

《荆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長幼以次拜賀,進椒酒。

土高四墮曰椒丘。《屈原·離騷》馳椒丘且焉止息。

山頂亦曰椒。《謝莊·月賦》菊散芳于山椒。

邑名。亦姓也。椒,春秋楚邑,椒舉以邑爲姓。

《集韻》子肖切,音醮。芬香也。《詩·周頌》有椒其馨。《說文》無椒字。茮,子寮切。《徐鍇曰》茮,卽今之椒。《正字通》謂徐氏不知椒成樹之誤。○按《通志》廣東椒有蔓生者。《眞臘風土記》胡椒纒藤而生。則草木可以。

相关诗句
吾知迈董菼 并论公殊迹 驯止泮林鸮 式瞻阿阁凤 诗坛老伍乔 戎幕辞巢父 拨乱岂刍荛 扶颠须砥柱 更弦瑟好调 求剑舟难刻 正赖一嫖姚 不无双国士 三韩复入辽 二洛遄通晋 曾共望鸡翘 几多遗鹤发 微垣外寂寥 衮服中垂拱 有甚火云骄 荐添烽堠迫 军容半珥貂 边警初传箭 衡祀缺勍萧 漕输横蜃鳄 纷然颖煽妖 蕞尔蕲兴祲 谋父感祈招 相如惭禅议 于皇德孔昭 至治音俱雅 纪实得台僚 谢恩多帝胄 良辰次起轺 旧制先回垞 少昊戒灵飚 祝融回酷暑 枫墀九奏箫 棕殿三呼岁 款塞福皆徼 蹛林酺已举 畋同阅狝苗 宠遂光幽朔 秩秩礼文饶 明明神爽降 山河固庙祧 社稷尊王统 滦阙紫嶕峣 桓城金合沓 黄羊酪冻瓢 白貉衣温座 土屋竞停雕 庐儿分逐兔 丹馨散地椒 珍味高陀鼠 斗近建南杓 天长躔北日 梯虹复涧桥 拾翠深沙岭 王母会频邀 婕妤辞并载 香鬟玉步摇 绣袄珠甿络 锦罽草花娇 宝钿榆荚小 璆鸣杂佩瑶 丝袅双行鞚 列寺思飘飘 六宫程缓缓 封人愿祝尧 岳牧恭迎舜 皮币贽荒要 侏言来部落 车徒不敢嚣 仪仗真如画 驼象妥銮镳 豹沄严御鞫 清尘骑骑骁 徼道臣臣俊 芗月水涵宵 缙云峰立晓 庸关肃卫刁 大口欢移跸 市令薄征徭 雨工趋汛扫 烦除圣念焦 愠解民心结 仲吕浸炎歊 执徐当景运 忠惟振宪条 文用弥邦典 观采众风谣 咨诹新境俗 贤臣颂早超 御史箴何忝 独角豸昂霄 六飞龙夹日 恬熙属累朝 游豫寻常度 畿甸上京遥 华夷今代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