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中

出自:唐代·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拼音:[kāi][yuán][zhōng,zhòng]

平仄:平平平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
霓裳序初亦复如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许飞琼、萼绿华,皆女仙也。]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终。]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
也。]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予自江州司马转忠州刺史。]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自玲珑以下,皆杭之妓名。]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云梦呼召来,似着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恨歌云。]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钱唐诗云。]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查看原文

注释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开】

開【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韻會》條也。

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

《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韻會》姓也。

《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元】

元【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爾雅·釋詁》元,始也。

《廣韻》長也。

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氣也。《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正月一日曰元日。《書·舜典》月正元日。《註》朔日。

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曰元。

姓。《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韻補》叶虞雲切,音輑。《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非文韻。

【中】

中【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姓。漢少府卿中京。

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韻補》叶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叶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天期乗祚受爵漢中。叶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

相关诗句
须是倾城可怜女 君言此舞难得人 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 开元中 杨氏创声君造谱 由来能事皆有主 钱唐诗云 曲爱霓裳未拍时 我诗云 又不见 长恨歌云 惊破霓裳羽衣曲 我歌云 君不见 发于歌咏形于诗 我爱霓裳君合知 似着丹青图写出 疑从云梦呼召来 昔日今朝想如一 眼前仿佛睹形质 恰与昭阳舞者同 千姿万状分明见 霓裳实录在其中 四幅花笺碧间红 题作霓裳羽衣谱 唯寄长歌与我来 无人知有霓裳舞 答云七县十万户 问有霓裳舞者无 闻君部内多乐徒 忽忆霓裳无处问 秋来无事多闲闷 不听笙歌直到秋 贪看案牍常侵夜 朝钟暮角催白头 今年五月至苏州 闻道如今各星散 便除庶子抛却来 前后只应三度按 虚白亭前湖水畔 皆杭之妓名 自玲珑以下 教得霓裳一曲成 清弦脆管纤纤手 陈宠觱篥沈平笙 玲珑箜篌谢好筝 始有心情问丝竹 移领钱唐第二年 予自江州司马转忠州刺史 巴峡唯闻杜鹃哭 湓城但听山魈语 耳冷不曾闻此曲 一落人间八九年 凝视谛听殊未足 当时乍见惊心目 长引一声也 唯霓裳之末 皆声拍促速 凡曲将毕 唳鹤曲终长引声 翔鸾舞了却收翅 霓裳曲凡十二遍而终 跳珠撼玉何铿铮 繁音急节十二遍 皆女仙也 许飞琼、萼绿华 王母挥袂别飞琼 上元点鬟招萼绿 风袖低昂如有情 烟蛾敛略不胜态 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 斜曳裾时云欲生 小垂手后柳无力 嫣然纵送游龙惊 飘然转旋回雪轻 亦名拍序 中序始有拍 秋竹竿裂春冰拆 中序擘騞初入拍 故不舞也 散序六遍无拍 阳台宿云慵不飞 散序六奏未动衣 霓裳序初亦复如此 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 众乐不齐 凡法曲之初 击擫弹吹声逦迤 磬箫筝笛递相搀 顾听乐悬行复止 娉婷似不任罗绮 钿璎累累佩珊珊 虹裳霞帔步摇冠 不着人家俗衣服 案前舞者颜如玉 玉钩栏下香案前 舞时寒食春风天 就中最爱霓裳舞 千歌百舞不可数 曾陪内宴宴昭阳 我昔元和侍宪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